1、中 国 数 字 慈 善发 展 报 告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harity in China中国慈善联合会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2023 年 9 月本报告调研历时一年多完成,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得到了各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的大力支持,各平台结合自身多年来探索出的典型做法和经验进行深入的分享,您们的深度洞察和见解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研究内容,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指导。同时,也感谢提供相应的数据分享与支持,衷心感谢您们的真诚分享与探索,在此对 29 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表示感谢!致 谢本报告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和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
2、务中心组成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具体参与人员如下:中国慈善联合会张晓青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金征中国慈善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卢玮静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副教授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主任陶传进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马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生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研究人员孙闻健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研究人员康晓娟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研究人员王少鹏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研究人员殷继梅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研究人员崔睿雯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研究人员研究组成员在数字时代下,公益慈善的参与形式和场景
3、更为多元,数字慈善可以超越传统慈善的边界,迸发出更大的创造性和拥有巨大的潜力空间。数字慈善不仅仅着眼于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线上参与的便捷性,还在于数字技术的精准化和高效化也在重塑着公益项目的行动,更为核心的价值在于数字慈善带来的是一种全新数字时代下的社会化公益生态,这个场域下强调多元参与、开放表达、深度交互、共创价值。数字慈善指的是借助于互联网、数字工具等开展的慈善活动或形态,其包括慈善捐赠数字化、公益行动数导 读INTRODUCTION字化和机构管理数字化三个方面:慈善捐赠数字化是指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开展线上慈善捐赠,也包括各类的在线助捐等助力公益的行为。这是互联网给慈善带来的最为直接、明显的变化
4、;公益行动数字化是指在数字化生态下创造出新的公益行动模式,这是最为深度的“科技向善”,即用数字化技术创造出新的公益产品或者服务;机构管理数字化主要是指机构管理办公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包括捐款人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线上协同办公工具等,机构管理数字化不仅仅是信息化,更核心的是一种思维变革。中国数字慈善的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例如线上支付。在web3.0 时代背景下,过去十年中国数字慈善以捐赠互动为核心也经历了三个台阶式的跨越:第一、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捐赠方式的转变;第二、借助行为公益的多元创新方式,促进广泛的公众参与公益;第三、公益深度嵌入到更多的互联网场景和生态,借
5、助数字化工具深度卷入捐赠人参与其中,促进公益领域的线上内容生产和数字化治理转型。首先,数字慈善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人可公益、指尖公益成为了现实,带来了第一个台阶的跨越,即从线下捐赠到线上捐赠的飞跃。中国数字慈善开创了行为公益的参与模式,属于第二次跨越。行为公益主要是借助平台本身的优势特色进行创新探索,通过多种形式让公众了解、参与和感知公益的趣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乐趣等方式卷入其中。行为公益降低公益参与门槛,拓宽公益边界,在公益体验和参与中培育潜在捐款人。这是中国互联网募捐平台的一大创新,是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公益示范样本。行为公益并不是数字慈善发展的理想终点,行为公益的创
6、新探索仅仅是一个起点。近些年来一些数字慈善的探索已经超越了行为公益,让我们看到了公益深度嵌入互联网生态的多种可能,如从浅度对接进入到基于互联网产品的深度对接(如微信支付爱心餐)、将公益深度嵌入互联网内容场景(如原神等游戏场景)、基于用户社群的公益定制与体验、数字公益项目“货架”与智能化推荐。在数字慈善的治理体系中,政府是主要的监管部门,互联网平台、捐款人、公益组织(包括公募组织和执行组织)、受益人是链条中最为直接的四大利益主体。四大利益主体之外,借助于这一体系将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卷入参与进来之后,包括媒体、普通社会公众、企业、第三方组织等,加上政府部门,形成一个数字慈善的治理体系。在这个格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