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1后三调时期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后三调时期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对信息化的需求对信息化的需求李万东 研究员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P2P2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信息化的核心基础数据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信息化的核心基础数据1P3 1、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全面查清了我国土地利用状况。2、每年开展一次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确保现势性。(两者以下简称“国土调查”)3、“国土调查”数据库:国家、省、市、县 四级同库。4、国家对“国土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充分肯定,要求全政府共享。一、“国土调查”调查成果P4 后三调时期:“国土调查”+“管理信息”+“规划”+“专项调查”=“一张图”(库)。“以图管地”升级 “以图管自然资源”“批、供、
2、用、补、查、管、修、规”都依据“这张图”。“占补平衡”、“进出平衡”,靠它“衡量”。“林草水湿”的调查管理以它为基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信息化 核心基础数据 紧紧围绕二、“国土调查”成果是自然资源监管的基础P5 后三调时期:监管应用“国土调查”成果频次增多、真实性和现实性要求更高、传统技术难以支撑、各级疲于应对。需求信息化助力:数据更准确。更新更快 应用更加方便快捷(更强)三、信息化助力 更准、更快、更强P6P6信息化助力信息化助力“国土调查国土调查”成果成果更准、更准、更新更新更快更快2P7 地方求发展,有“虚报、瞒报”的冲动。国家保耕地、保红线、用途管制、有序利用 靠“一张准图”(博弈)国家
3、采取的措施:1、依据遥感影像先内业人工预判地类变化。2、影像不能肯定地类的,要求地方拍摄“定点、定向”照片举证。(全国总共有(全国总共有2.952.95亿个图斑,亿个图斑,“三调三调”拍照举证了拍照举证了1.241.24亿个)亿个)3、国家和省内业人工核查(影像、照片、数据库三者一致)。一、目前,保障“国土调查”成果真实性的措施P8 1、每年更新一次。时点:12月31日。公布启用时间:6月底。2、工作周期长(判读、调查举证、整县建库、提取增量、上报省查、上报国查、复核后整库修改、再上报省查、再上报国查)。3、成果应用过程、日常监测结果,也纳入年底集中更新。二、目前,“国土调查”成果更新现状P9
4、 1、人工判读图斑地类、人工核查举证照片,费时、费力,存在“人为干涉”。2、举证照片关联性差,内业核查有不确定性(举证量大)。(例图:照片远方的那片树林在耕地图斑范围内吗?)(例图:照片远方的那片树林在耕地图斑范围内吗?)三、存在的问题P10 3、“国土调查”成果更新周期慢。后三调时期管理要求:用途广、应时时更新。(一本账)随时审查(增加挂钩、退耕还林、补充耕地、生态修复等项目)。及时预警(规模、保有量、进出平衡、规划实施)。三、存在的问题P11 1、将两期遥感影像套合比对自动提取变化。2、遥感影像与数据库套合比对自动提取变化。变化按“三调”的分类标准。提取速度加快(周期短、更快)、减少工作人
5、员(节约、省力)避免人为干涉(更准)需求1 遥感影像 自动提取地类变化图斑的软件P12 现有软件测试结果:单一目标变化的自动提取:漏提取率在20%左右,且错提率在300%左右。全地类变化提取的结果就更差了。原因:受不同载荷、不同尺度、不同时相、不同区位甚至不同的正射处理人、同一种地类不同的植被覆盖等6种差异的影响。年度和国情监测不能用:后期人工编辑的工作量大于传统人工解译的方法。需求1 遥感影像 自动提取地类变化图斑的软件P13 研发目标建议 1、全要素提取软件:最需要、但很难、长线研究。2、近期合力研发基于单一目标的提取软件:A、新增建筑物(还可用于“非农化”监测)。B、原建筑物拆除(还可用
6、于审查“增减挂钩拆旧区”和违法图斑拆除)。C、耕地图斑上种果、种树、挖塘变化(还可用于“非粮化”监测)需求1 遥感影像 自动提取地类变化图斑的软件P14 研发思路建议 一些软件的思路很有特色,非常接近实际应用。1、“基于单一目标”AI 智能自动提取遥感影像未变化区域”软件。2、“基于同元遥感数据”AI 智能自动提取”软件。A、人工判断图斑地类,AI 智能自动勾绘图斑边界。B、在一景数据里人工提取部分单一目标变化,AI 智能自动提取其他变化。需求1 遥感影像 自动提取地类变化图斑的软件P15 海量正确案例 提供给顶级工程师深度学习 海量 :覆盖全国、每年都人工提取(累计12年)、几十家参与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