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汇报人:张立输电线路冰害防治技术国网湖南超高压输电公司2023年8月目 录1架空线路覆冰的原理和类型2架空线路覆冰的危害3架空线路覆冰的防治4架空线路除冰冻雨形成机理示意图输电线路覆冰主要发生在12月次年2月之间,尤其在春节前后倒春寒时覆冰发生的机率最高。在每年严冬和初春季节,我国部分地区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湿空气交汇,冷气团由北向南贴近地面插在暖湿气团下部,地面和凝结高度以上为低温,中间为暖湿气团,水汽丰富形成冻雨,0以下易形成覆冰。一、覆冰成因一架空线路覆冰的原理和类型输电线路覆冰的必要气象条件是:具有足可冻结的气温,即0以下;具有较高的湿度,即空气相对湿度一般在85%以上;具有可使空气中水
2、滴运动之风速,即大于1m/s。当空气相对湿度小或无风和风速很小时,即使空气温度在0以下,导线上基本不发生覆冰现象。覆冰分类形成温度()水滴直径(m)温度范围平均温度范围中值雨淞-50-210 4025雾淞-15-10-912010混合淞-9-3-75351518一架空线路覆冰的原理和类型 雨凇雨凇理论上是透明的清澈冰,在工程实际中常将密度大于0.9g/cm3的冰称为雨凇。雨凇覆冰为湿增长过程,是由过冷却雨滴或毛毛雨滴发展起来的,即冻雨覆冰,一般发生于低海拔地区,持续时间较短,温度接近冰点、粘合力很强。二、覆冰分类一架空线路覆冰的原理和类型 雾凇 雾凇又可分为软雾凇和硬雾凇二种,导线上积覆雾凇时
3、,常常是二者并存。雾凇覆冰是干增长过程,风携带雾中或云中的过冷却小水滴一与导线表面碰撞并冻结而产生雾凇。雾凇的最明显特征是外观呈“虾尾状”或“松针状”,其颜色为白色,显微镜下呈颗粒状结构。一架空线路覆冰的原理和类型 混合凇 混合凇是介于干、湿增长之间的一种覆冰过程,是由物体捕获空气中过冷却水滴并冻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覆冰形式;混合凇是一个复合覆冰过程,先雨凇,后雾凇,两者交替,其结构为层状或板块形式,透明和不透明层交替出现。混合凇粘结力相当强,生长速度快,危害特别严重。一架空线路覆冰的原理和类型 积雪一架空线路覆冰的原理和类型 当空气中的雪为“湿雪”时,导线才会出现积雪现象。当温度在0左右、风速
4、很弱时,“湿雪”粒子与“水体”一起通过“毛细管”的作用相互粘结并粘附到导线或绝缘子表面;导线覆雪受风速制约,当风速大于3m/s时,雪片易被风吹落,导线覆雪一般不会发生;平原地区或低洼无风地区导线覆雪现象较山区常见,粘附雪经过多次融化和冻结,成为雪和冰的混合物,可以达到相当高的重量和体积。覆冰分类外观形状强度密度(g/cm3)破碎能耗(J/m2)粘附力(kPa)雨淞透明或半透明,均匀分布且带有冰柱坚硬0.90.921.53.0很强400kPa以下硬雾淞半透明,乳白色晶状体,表面粗糙,迎风面覆冰多较坚硬0.10.60.52.0较强软雾淞白色,不透明,迎风面覆冰多脆 弱0.1低较弱 120kPa混合
5、淞乳白色,或毛玻璃状,体大较坚硬0.60.91.02.4强湿雪灰白色,松散状态较弱0.30.6低弱 各类覆冰的物理特征一架空线路覆冰的原理和类型覆冰分类主要分布区域雨淞湖南全境、广东地区雾淞云贵高原或海拔在1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积雪/东西走向山脉的迎风坡在冬季覆冰较背风坡严重;分水岭、风口处线路覆冰较其他地形严重;水汽充足,导线覆冰严重;附近无水源,导线覆冰较轻;海拔高程愈高愈易覆冰,覆冰也越厚,且多为雾凇;海拔高程较低处,其冰厚虽较小,但多为雨凇或混合凇;林带会削弱风速,使过冷却水滴输送率减小,从而减轻了导线覆冰。一架空线路覆冰的原理和类型三、湖南公司运维线路覆冰的分布目 录1架空线路覆冰
6、的原理和类型2架空线路覆冰的危害3架空线路覆冰的防治4架空线路除冰过荷载是指导线覆冰会增加导地线和金具的垂直荷载;输电线路水平荷载也会随着导线迎风面覆冰厚度的增加而增加。部分地形复杂区段相邻档高差、档距差较大造成地线覆冰不均匀张力,引发地线向大档距滑移致使地线与导线距离变小引发线路跳闸故障,严重覆冰也会造成导线、地线断裂,杆塔倒塌,金具损坏。二架空线路覆冰的危害一、架空线路覆冰的危害 过荷载事故不均匀覆冰引起的线夹处导线损坏脱冰跳跃引起的导线闪络烧伤二架空线路覆冰的危害 不均匀脱冰闪络事故覆冰导地线在气温升高,或自然风力作用、人为振动敲击之下会产生不均匀脱冰或不同期脱冰。随着导地线覆冰厚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