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报告1城商行合并重组浪潮下的新格局城商行合并重组浪潮下的新格局联合资信 金融评级一部|陈绪童|郭嘉喆城商行作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在经历了依托地方经济发展快速扩张、通过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再次加速和监管加强背景下的结构调整等发展历程后,进入了合并重组的新阶段;2020 年以来,多个地方政府牵头推进城商行通过合并重组的方式化解金融风险并实现做大做强,四川银行、山西银行和辽沈银行陆续成立,同时,中原银行于2022 年吸收合并原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和焦作中旅银行,进一步推动了城商行的合并重组进程;随着各地省级城商行改革重组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化解历史包袱的同时,其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业务经营
2、范围、市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未来,预计辽宁地区城商行将进一步整合重组,同时山东、河北等城商行数量较多的省份或将陆续开启合并重组,以推动地方金融资源整合,提升区域城商行综合实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研究报告2一、一、城商行发展历史及经营现状城商行发展历史及经营现状1.我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城商行前身为城市信用合作社,随着我国上世纪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我国步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呈多元发展趋势,地方企业对于金融服务需求激增,各地方加速设立城市信用合作社。在经过早期快速发展阶段后,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信用合作社逐步背离了合作制原则,且资金成本高、股权结构不合理
3、、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风险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1995 年,国务院决议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以规范、整顿我国金融体系秩序,我国首家城市商业银行深圳城市合作银行(后更名深圳城市商业银行)顺势成立。“重重装上阵装上阵”,依托依托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快速扩张快速扩张。在成立初期,城商行继承了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历史包袱“重装上阵”,通过债务重组、引入股东、规范管理等手段,各家城商行逐步处理了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并改善了经营模式,建立了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了“一级法人、两级经营”的管理模式。此后,城商行依靠自身地方法人机构决策链短、业务策略灵活以及地方政府项目资源倾
4、斜等优势,其业务规模呈现快速扩张的态势。异地设立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再次再次加速城商行规模扩张,加速城商行规模扩张,头部头部城商行城商行迈入迈入“万亿万亿”资产资产规规模台阶模台阶,城商行城商行“中小中小不小不小”。随着城商行的良好发展,其在经营当地积累了较好的品牌知名度,形成了较强的业务竞争优势,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商行开始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在“规模信仰”的加持下,城商行开始寻求“走出去”的经营模式,纷纷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部分经营较好的头部城商行开始跨省设立异地分行,规模拓张再次提速,经营实力整体有所增强;且我国多家城商行入选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 1000 强,城商行整体呈现“中小不
5、小”的局面。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城商行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开,各家城商行的规模、抗风险能力出现分层,头部万亿级别的城商行在业务规模上已超过部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被选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亦有部分下沉区域的城商行资产规模不足 200 亿元。研究报告3高速高速发展下发展下带来带来新的新的隐患隐患及挑战,及挑战,城商行城商行之间经营实力拉开之间经营实力拉开差距,信用差距,信用分层分层加加剧。剧。在城商行快速崛起的背后,亦埋下了部分风险隐患。跨省经营的城商行随着经营管理半径的延伸,对其科技水平、管理制度、风险管控能力均提出一定挑战;此外,在“牌照信仰”及“规模信仰”的加持下,部分扩张激进的城商行
6、出现了“资产端投资银行化,负债端存单化”的现象,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占比反而下降;同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宏观经济下行,部分区域经济持续低迷,作为地方法人机构的城商行业务经营及资产质量均受到一定冲击,我国城商行逐步呈现区域化信用分层的情况。2019 年,包商银行宣布破产,这一标志性事件在引起外界对于我国中小银行抗风险能力担忧的同时,亦为央行及监管层敲响了对于中小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及风险化解的警钟;此外,包商银行事件暴露了我国部分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和内部人控制方面的问题,公司治理与内控水平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中小银行的信用分层。监管加强监管加强规范管理,规范管理,倡导中小倡导中小银行银行回归传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