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ernal 迈向设施管理 2.0:数字化转型助力构建智能建筑 作者:Mathew Losey、David Kidd 和 Stacy Van Dolah-Evans(施耐德电气)其他贡献者:Tom Randall和Rick Davis(英国,奥雅纳)Dominic Lauten(新西兰,Caspiral Engineering Advisors)Wade Leipold和Matt Zabel(美国,Faith Technologies)David Karpook(美国,Planon)Maxime Ambourg(法国,安盛信利)Jacques Matillon(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执
2、行摘要 设施管理 2.0 是奥雅纳针对未来数字化的设施管理(FM)所提出的愿景。这一数字化转型将有助于设施管理团队提升运作效率、改善设施性能,营造生产效率更高的健康工作环境。因此,对于亟需改变的传统设计建造流程而言,通过提升其与设施管理团队之间的协作,并采用数字化工具可以实现上述目标。此外,在转型的推动下,所有参与方都能更深刻地理解设施管理用户案例、有目的地去完成智能建筑基础设施设计,以最大化其可用性和效能、优化建造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技术风险。本白皮书汇集了业内各领域的思想领袖(包含设施设计、建造、系统整合、检验、保险、设施管理软件和智能建筑技术等),共同讨论值得推荐的前进道路。在内容中将介
3、绍包括能为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切实利益以及能取得成功的证据。施耐德电气白皮书 2 迈向设施管理 2.0:数字化转型助力构建智能建筑 目录 引言.3 智能技术助力实现智能目标.4 传统的设计建造流程忽略了设施管理成果.5 寻求设施管理 2.0 的行业.6 助力利益相关者获得成功的新业务模型.7 设计公司.8 工程承包商.9 系统集成商.10 技术供应商.11 施工检验公司.12 保险公司.13 用于实现设施管理成果的全新协作范式.14 用户案例研讨会.14 尽早投入详细的设计.15 数字化设计的应力测试.17 目标明确的价值工程.19 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模式.21 结论.22 资源.2
4、3 施耐德电气白皮书 3 迈向设施管理 2.0:数字化转型助力构建智能建筑 引言“众所周知,许多建筑未能发挥其全部潜力,不过这一问题可以透过数字化转型迎刃而解。就数字化转型业务案例的构建而言,需重点关注组织设施管理的目标,确定设定的目标是否能提升用户满意度,减少投诉,增加系统弹性、舒适度、空气质量或能效。除了硬性的商业效益,软福利(如改善员工的健康和福祉、招聘以及留任)也至关重要。”奥雅纳,“设施管理2.0:重构数字时代的设施管理”1 奥雅纳的设施管理 2.0 报告阐明了一个愿景,即设施管理团队能为当下及未来快速变化的设施需求提供帮助。从商业性、工业性和任务关键性来看,该报告的见解与施耐德电气
5、提出的“未来的楼宇”(即打造具备可持续性、强韧性、超高效并以人为本的建筑)十分契合。然而,我们认为,对于大多数全球化组织,奥雅纳提及的“软福利”现已是硬资产。设施不再只是结构体中的一部分,而是用户成功的主要因素,并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同时,针对设施、设施所有者及运营者展开的审查,也越来越严格。在吸引投资者、租户和员工方面,设施在各方面的性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投资者在评估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时,通常也会考虑设施在各个方面的性能。多数公司都希望其工作场所能拥有 WELL 健康建筑标准,从而证明该办公室能为员工提供健康、高效和愉快的办公体验。2 在政府排放法规和保护性股价的双重压力下,
6、许多企业不得不宣布其“净零”目标,而其中可持续发展(包括绿色融资和绿色建筑)在机构评估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因此,绿色建筑认证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部分标准甚至已超出设计和施工的范畴,而是更进一步包含了运营期间的可持续运维承诺。例如,澳大利亚国家建筑环境评级系统(NABERS)旨在填补“办公楼设计能效和实际使用能效之间的差距,让投资者和住户能够了解到,他们所拥有和使用的设施是否符合其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3在澳大利亚,“所有面积达 2000 平方米以上的新房,以及处于待售或待出租状态的所有房屋”均需接受 NABERS 的评级。不难想象,其他国家也将开始出台类似的运营绩效监管规定,而这些监管规定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