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亚太 监管合规中心 重建信任 金融服务业行为风险管理的三大手段 目录 行为折射文化 2 综合方法 4 文化建设 8 行为风险框架 12 行为分析技术 16 行为管理在中国 20 尾注 24 联系我们 25 重建信任 | 行为折射文化 2 建立良好的文化从而促进良好行为的形成, 已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 球监管的关注重点。 尽管在过去五年中金融服务业的总体信任度有所提 升, 公众对其信任程度仍低于其他行业。 在全球范 围内, 金融服务业仍是最不受信任的行业。 1 2019年 爱德曼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 显示, 金融服务业的 受信任度低于科技、 汽车、 娱乐和包装消费品行业。 亚太地区亦呈
2、现出这一趋势特许金融分析师协 会第三次全球投资者信任度调查指出, 在中国香港 及新加坡分别仅有7%和10%的受访者认为投资机构 始终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 2 只需浏览新闻头条就能理解公众的这种认知。 那些 从零售和商业银行、 资本市场及财富管理领域爆出 的不当行为丑闻, 无疑使金融服务业在公众眼中留下 了行为不端的印象。 面对如此局面, 监管机构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新的要 求和期望, 例如问责制度、 行为风险框架、 销售行为 指引及行为监督要求。 因此, 管理行为风险已成为众 多金融机构的一项独立课题。 金融机构积极审核其 行为风险管理方法, 首先从行为风险的定义入手, 然 后延伸至风险分类、
3、风险检测与监控、 问题上报、 问 责模型及激励措施。 然而, 要想重建信任, 仅仅解决个别不良行为问题或 审核风险管理方法是不够的, 金融机构还需要深入 了解自身文化, 构思稳健的计划促进良好行为。 在本报告中, 立足于三大关键手段文化建 设、 行为风险框架和行为分析技术, 助力金融机构 实现文化演进, 将强大的风险管理和问责机制渗透 到所有业务活动中, 最终重建信任。 此外, 本报告也 呈现了于2019年年底与业界人士探讨得出的洞 见, 以及近期在中国大陆观察的实践。 行为折射文化 重建信任 | 行为折射文化 3 2019年12月, 东南亚在新加坡举办 了 一场有关行为风险管理的活动, 与超
4、过25位金融服务业高管 探讨了金融机构为加强文化建设和改善市场行为所采用的一些领先业务实践。 此外, 我们与来自新加 坡的某区域性监管机构及某保险公司开展了专题讨论, 他们的洞见亦为本报告内容做出了贡献。 近期, 中国专家团队进一步结合中国本地的监管要求和实践情况, 提出了对中国大陆金融机构 行为风险管理方面的实践参考和洞见。 方法论 4 重建信任 | 综合方法 综合方法 行为风险是指可能对客户、 交易对手和/或代理人带来不公平后果, 破坏市场诚信度并损害金融机构声誉和竞 争力的个人或群体行动。 减少不当行为需要多措并举的综合方法。 文化建设、 行为风险框架和行为 分析技术这三大手段构建起的综
5、合方法, 能够助力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行 为风险, 帮助金融机构重建信任。 行为风险是什么? 文化、 风险文化和行为风险的定义 惯例风险承担 结果 促进良好行为掌握缺陷和漏洞避免和减少不当行为 分析 风险文化 文化 行为风险 某个组织所特有的习惯性 行为和思维模式 有关如何理解和管理风险 的态度、决定和行为 可能对客户、组织、同事 和市场产生负面影响的业 务实践 “文化就是这里的做事方式。” “风险文化是在没人监督 我时我所做的事情。” 主动加强文化建设并识别不当行为的前兆 “行为风险是我的行动产 生的影响。” 5 重建信任 | 综合方法 最新监管发展动态 2018年4月, 金融稳定委员会 (F
6、SB) 发布了帮助监管 者和金融机构减轻行为风险的工具包。 3 该工具包凝 结了金融稳定委员会成员应对不当行为的共同经验, 包含三大类共十九项工具 (图1) 。 金融稳定委员会 2015年工作计划中提出了有关行为风险缓释措施的 建议, 而该工具包便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为各成员 的行为风险监管方法奠定了基础。 图1: 金融稳定委员会工具包的三大类工具 削弱不当行为的文化驱动因素强化个人责任和问责制 解决 “不当行为记录缺失” 的问题 这类工具可帮助金融机构有效 制定和宣扬减少不当行为的策 略,并帮助监管机构进行有效 监管 这类工具用于帮助金融机构识 别关键职责和职能并将其指派 给相应的个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