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二二三年七月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二二三年七月国家 城市试点工作进展评估报告低碳国家 城市试点工作进展评估报告低碳目 录一、试点工作整体进展与成效(一)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低碳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经验做法可供复制推广二、试点任务落实情况(一)规划引领,强化低碳发展顶层设计(二)完善配套,制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制度(三)低碳赋能,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四)夯实基础,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五)压实责任,建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六)全民行动,倡导绿色低碳
2、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三、试点工作的特色亮点(一)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低碳发展模式(二)构建较完备的低碳发展政策制度体系(三)强化低碳发展技术攻关与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四)探索实施低碳发展工程创新(五)协同推进各领域低碳发展机制建设四、试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低碳发展理念尚需深化(二)低碳发展目标的指挥棒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三)低碳发展创新力度尚需加强(四)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能力亟待提升五、对策与建议(一)增强责任担当,切实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本地区顶层设计(二)发挥目标引领作用,确保落实各项绿色低碳发展任务(三)制定配套措施,完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制度体系(四)强化科技支撑,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
3、术的推广应用(五)提升管理能力,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和队伍建设附表:低碳城市试点进展评估结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自年以来,我国已分三批开展了个低碳城市试点,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和工作基础的城市(区、县)。试点城市围绕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建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五个方面扎实落实试点任务,并在低碳发展的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和协同创新等五个方面开展大胆探索,试点工
4、作取得积极成效,为地方绿色低碳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一、试点工作整体进展与成效(一)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各试点城市紧密围绕国家低碳试点创建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探索低碳发展机制和不同层次的低碳发展模式,把绿色低碳融入城市发展建设全过程,以绿色低碳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年,试点城市年均GDP增速达.%。同时,多个试点城市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转型,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升,石家庄、晋城等个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在.个百分点以上,金华、广元、吉安等个城市-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下降率高于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5、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试点城市通过强化低碳基础能力建设、推动重点排放领域低碳转型、完善低碳发展体制机制等举措,有效控制本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年,试点城市以年均.%的碳排放增速支撑了年均.%的GDP增长,%的试点城市碳国家 城市试点工作进展评估报告低碳01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的试点城市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的试点城市碳排放总量增速下降,试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成效显现。(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低碳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试点城市不断强化低碳发展规划体系、政策体系、财政支持等的引导作用,通过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任组长的低碳城市建设相关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一
6、以贯之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整体部署、系统推进,形成部门合力。试点城市以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碳普惠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为重要切入点开展市场机制创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试点城市大力开展低碳发展相关宣传教育普及活动,鼓励低碳生活方式和行为,弘扬低碳生活理念,推动全民广泛参与和自觉行动,逐步形成了企业主动减碳、居民自觉低碳的良好社会氛围。(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经验做法可供复制推广试点城市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总结,加强交流互鉴,凝练出一批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的宝贵经验。多个试点城市加强低碳发展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低碳发展规划、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控制温室气体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