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前言:中国已明确提出碳中和远期目标,并已设立碳交易市场作为外部约束机制通过控制碳配额总量倒逼企业节能减排。其中 CCER 项目作为碳配额交易的补充由于部分客观原因于 2017 年暂停受理,但随着 CCER 近年来存量逐步不足导致量价关系亟待修正叠加相关政策机制逐步完善,生态环境部已表示 CCER 今年内有望迎来重启。在此前 CCER 过审项目中占比相对较低的林业碳汇项目由于仍存较大可开发面积叠加能够持续满足额外性等要求,其市场空间有望加速提升。此外,作为碳交易市场前置环节,碳监测环节通过量化企业碳排放作为后续交易依据,其或也将受益于后续碳交易市场扩容。因此本篇报
2、告将主要选取碳汇产业链中的林业碳汇及碳监测两个细分行业展开分析。投资逻辑:CCERCCER 市场市场或将迎来量价提升,林业碳汇项目占比有望逐步提升:或将迎来量价提升,林业碳汇项目占比有望逐步提升:为什么为什么 C CCERCER 市场有望迎来量价齐升市场有望迎来量价齐升:量方面,目前仅电力行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覆盖 45 亿吨碳排量,以CCER5%抵消比例计算,CCER 当前理论需求量为 2.25 亿吨,未来随着其他高排放行业持续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CCER 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根据我们测算,中性/乐观预期下,CCER 需求量将分别达 3.5/5.3 亿吨。价方面,存量CCER 供不应求导致其
3、成交价格高于 CEA 配额价格,2023 年 6 月 CEA/CCER 成交价格分别为 54.1/78.0 元。短期来看,CCER 重启后短期供给增加或冲击其价格,但考虑 CCER 从立项到审批所需时间较长,其短期价格下行空间或相对有限。长期来看,以欧洲碳交易市场发展为鉴,在中国碳交易市场趋于成熟且碳配额监管政策趋严情况下,碳配额价格或将呈提升态势,CCER 作为碳配额补充机制在供需相对平衡情况下与配额价格相互锚定,其成交价格也或将进入上行通道。整体来看,CCER 重启后,量价齐升将助推市场扩容,根据我们测算 CCER 均价 100 元/吨情况下,中性/乐观预期 CCER 市场规模分别为 35
4、0/525 亿元。为什么我们认为林业碳汇为什么我们认为林业碳汇项目在项目在 CCERCCER 中的占比有望提升中的占比有望提升:通过复盘海外碳信用市场发展,林业碳汇项目在碳信用项目中的占比逐步提升,而我国林业碳汇在已过审 CCER 项目中的占比仅为 3.4%,仍具较大提升空间。并且从持续满足额外性要求、具备经济效益优势、森林覆盖面积逐年提升三方面来看,其占比提升亦有迹可循。具备较多林地资源的企业将较为受益,截至 2022 年底,岳阳林纸签约项目涉及林地面积/自有林面积分别为 3255/200万亩,东珠生态签约项目涉及林地面积约 3029 万亩,永安林业自有林面积 128 万亩。企业排放源企业排
5、放源碳监测行业扩容空间大,国产替代正当时:碳监测行业扩容空间大,国产替代正当时:碳监测环节通过核算法、在线监测法量化企业碳排放额,以此作为配额分配、后续清缴、市场交易的依据,根据我们的测算,当前已纳入碳交易市场相关企业排放源碳监测行业理论市场规模约为 32.7 亿元,后续随着碳交易市场扩容以及相关企业减排诉求提升,企业排放源碳监测行业规模有望加速提升。并且我们认为行业内将迎两大趋势:1)CEMS 设备渗透率提升:我国碳监测方法仍以核算法为主,但生态环境部已明确提出将建立全国及地方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作为重点任务之一,监测结果更为精准的 CEMS 法或将普及使用从而带动设备渗透率提升;2)国产设备
6、替代率提升:一方面,国产 CEMS 设备在测量精度上已逐步向海外知名品牌靠拢,不存在难以突破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国产 CEMS 设备具有较高性价比,国产替代率提升逻辑顺畅。投资建议与估值 随着除电力以外的其余高碳排放行业被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在 CCER 项目重启申报后,CCER 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增长,CCER 产业链企业有望受益。其中林业碳汇行业方面,推荐重点关注自有林业资源丰富、林业碳汇项目逐步落地的岳阳林纸、永安林业。碳监测行业方面,推荐重点关注持续深耕 CEMS 系统的环境监测头部企业雪迪龙。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方向不及预期、CCER 重启速度不及预期、CCER 项目短期供给激增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