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品机构:甲子光年智库发布时间:2023.07目 录 Part 01机器人推动生产力的提升Part 02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Part 03产业区域发展格局与模式Part 04闵行智能机器人发展实践Part 05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1.1“数字强国”是新发展格局重要一环,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重要力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交通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新发展格局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农业强国农业优先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带一路贸易强国制度型开放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27.0%30.3%32.7%34.0%36.3%38
2、.6%39.8%41.5%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数字经济已成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p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强国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板块,将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方向;p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资料来源:二十大报告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50.2万亿1.2北京市“十四五”期间,深入实施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加紧布局5G、大数据平台、车联网等新型
3、基础设施,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赋能改造。上海市“十四五”期间,加快数字化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聚焦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特色电商、网络视听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一批本土龙头企业,打造新生代互联网企业集群。湖北省“十四五”期间,培育壮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信息技术企业向云计算服务商转型,加强大数据创新应用,提升物联网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加快人工智能软硬件技术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高地。广东省“十四五”期间,强化芯片设计优势推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以及CAD、ED
4、A等工业软件发展,支持广州建设国家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支撑;围绕互联网和网络空间、大数据和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以及车联网等重点领域,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安全保障水平。山东省“十四五”期间,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大5G基站、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北斗卫星导航等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高速、泛在、融合、智敏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江苏省“十四五”时期,聚焦新兴领域、突出特色优势,全力打造包括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集群、物联网集群等6个综合实力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新型医疗器械集群、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集群、节能环保集群、核心软件集群等10个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先
5、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四川省“十四五”期间实施数字产业集聚升级计划,聚焦“芯屏端软智网”等核心产业和5G、超高清视频、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浙江省“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建设数字科创中心,做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北斗等新兴产业,壮大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网络通信、元器件及材料等基础产业,超前布局区块链、量子信息、虚拟现实等重点前沿科技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资料来源:各地“十四五”规划文件。时代之变推动区域开展数字经济转型建设1.3中国主要城市群2020年数
6、字经济规模对比(万亿元)数字经济总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渝地区着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珠三角地区在空间布局上构建“双核一廊两区”,发挥辐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步伐打造全球数字经济产业中心。长三角地区已经建成以电子器件、信息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领域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长三角地区超11万亿,占全国的28.06%。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长三角城市群两化融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