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loomberg Terminal亚太银行 2023 年展望彭博专业服务020406091113表现和估值2023 年美联储加息、经济衰退险北亚银展望澳利亚银展望东南亚银展望 银信展望目录2023 年展望:亚太银行我们追踪的多数北亚银都有望在 2023 年实现利润增长,其背后的推动力在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可能超过 5%,这足以抵消这些银的信贷险。西太平洋银或将领跑其他澳利亚型银。根据我们的情景分析,澳利亚银的平均利润增长有望达到40%。在我们追踪的北亚银中,中银香港和邮储银的前景可能最佳,因为前者的净息差有望走阔 20 个基点,而后者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则高达 400%。在我们的情景分析中,新
2、加坡的星展银、华侨银和华银的利润增速有望超出市场普遍预期,达到20%甚至更高。贷款增长有望推动印尼的曼迪利银(Mandiri)、中亚银(BCA)和印尼人民银(BRI)的收益增长。随着泰国经济复苏推动信状况改善,泰京银(Krung Thai)的美元其他一级资本(AT1)债券和盘谷银(Bangkok Bank)的美元二级资本(T2)债券的利差料将收窄。随着中资银以更低的利率增加在岸再融资,其不赎回 AT1 债券的险有所下降。2表现和估值亚洲型银行股或反映2023年美联储加息和收益预期上调2023 年,我们追踪的亚洲型银股或将继续反映美国持续加息及分析师上调预期所带来的收益改善,此前该组股票从 20
3、22 年年初至 11 28 的业绩跑赢了盘。我们追踪的印尼、印度和本银股均录得幅上涨,而家型中资银则表现落后。亚洲型银行股反映加息前景截至 11 28,我们追踪的亚洲型银股在 2022 年平均下跌了 2.3%,跌幅于 MSCI 亚太指数(下跌 20.2%)。若以本币计,它们的表现更好,而许多银股已经计了亚洲多数市场的加息预期。由于净息差更为强劲、贷款质量仍然稳定且拨备状况维持稳健,许多亚洲型银的利润可能颇具韧性。印尼、印度和本的型银股领涨,而新加坡的银股也有幅上涨。中国内地的国有银和股份制银则在该地区表现垫底。香港银股(除渣打银外)表现也不及多数其他亚洲银同业。2022 年 10 31,金融股
4、(以银股为主)在 MSCI 亚太指数中的占为 19.3%,而 2021 年年底为17.1%。亚洲型银的股价表现Source:Bloomberg Intelligence3银行股涨势遍布亚洲各个市场截至 11 28,2022 年股价录得上涨的亚太银股遍布各个主要市场,这一趋势有望持续下去,并取决于各银在美国加息背景下的业绩表现和贷款质量表现。曼迪利银以 44%的涨幅问榜,市场对该 2022 年和 2023 年净利润增速的普遍预期分别为 40%和 13%。印度的印度国家银(State Bank of India)和 ICICI、印尼的中亚银以及本的三菱联则紧随其后,涨幅在 20%至32%之间。盘谷
5、银、三井住友、渣打银、印尼人民银和瑞穗银也跻涨幅榜前 10。相之下,此前表现较好的招商银暴跌了 42%,其中部分原因是针对其原长的调查。跌幅榜前10 的其他银包括民银、建设银、商银和交通银。香港的恒银和泰国的汇商银(SCB)的股价跌幅均为 17%,跑输除招外的其他所有亚洲型银。主要亚洲银的股价表现Source:Bloomberg Intelligence收益预期上调反映加息带来的提振我们追踪的许多亚洲型银的收益预期有望持续获得上调,因为美联储进一步加息或将提振它们在 2023 年的净息差和净利息收。其中,香港、新加坡和澳利亚的银或成为最受益者。2022年,投资市场表现低迷,但未来有望企稳,甚至
6、出现反弹,这意味着 2023 年续费收可能实现温和增长。但除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外,亚洲市场的贷款增长或将放缓。新加坡、澳利亚和韩国的银的信贷成本或将继续回归正常平,部分抵消由净息差走阔和续费收企稳所带来的收增长。2022 年 9 底以来,市场对亚洲型银收益的普遍预期上调了 13%,而 2023 年,随着净息差扩推动收增长,这一趋势有望持续。亚洲型银的估值已经下降,市盈率从 2021 年年底的 7.7 倍降至 7 倍。亚洲型银的每股收益、市盈率(倍)Source:Bloomberg Intelligence42023 年美联储加息、经济衰退风险加息缓解衰退风险,亚太地区银行将从中获益随着加息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