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2023年年汽车智能座舱行业汽车智能座舱行业研究研究报告报告创业邦研究中心2023年6月 汽车产业目前处于多项变革同时发生的时期,科技进步推动变革产生,新变革催生新的需求,产业转型带动竞争格局重构。电动汽车的兴起后,“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进入市场,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成为被广泛认同的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座舱实现难度低,易被消费者感知将率先实现商用落地和商业模式开发,成为近期市场关注重点。长期而言,智能座舱赛道的成长性将不再依赖于基础功能渗透率的提升,而需着眼于可打造差异化体验的新型智能应用,带动单车价值量的增长。核心部件、功能如域控制器、抬头显示(HUD)、空中下载(OTA)等的
2、发展将形成提升智能座舱的使用场景并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推动总体市场规模增长。创业邦研究中心2023.06前言 CONTENTS CONTENTS 一、基本概况二、行业现状三、投融市场四、未来展望0101基本概况基本概况概念定义:智能座舱涵盖内饰和电子领域的创新与联动,为C端构建的人机交互(HMI)体系驾驶显示系统驾驶显示系统全液晶显示显示车辆电量电压、导航信息、预警信息等 流媒体后视镜流媒体后视镜车外信息感知语音指令接入 HUDHUD抬头显示抬头显示车速、里程、油量等传统仪表显示车辆档位、转向等信息提示车辆状态及报警提示信息系统:三维导航、实时路况、辅助驾驶、故障检测、车辆信息等娱乐系统:基于在
3、线的娱乐功能及TSP 服务在内的一系列应用 智能座椅智能座椅调节、加热、通风、按摩功能实时采集用户的生理数据,包括心率、体温、血压等指标 OTAOTA和安全模块和安全模块远程系统软件升级云管端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 智能座舱是指采用先进的传感、计算、通讯等技术,对车辆内部环境和乘客进行实时感知、分析、控制,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驾乘体验的汽车座椅系统。智能座舱通过集成多种技术和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座椅调节、座椅加热、座椅通风、按摩功能、智能调节、智能识别、人机交互等,以提高驾乘者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捷性。智能座舱通过感知驾乘者的身体姿态、生理状态、行为习惯等信息,与车辆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协同控制
4、,以实现个性化的驾乘体验和提供智能化的座舱环境。座舱域控制器座舱域控制器数据共用减少算力冗余优化功能协同控制成本 车内监控系统车内监控系统频摄像头和麦克风感知乘客的行为感知司机驾驶行为感知温度和声音等 后排液晶显示后排液晶显示前排座椅头枕后方中央扶手后方后排车顶 车载通讯系统车载通讯系统传感技术车-路-云通讯智能数据处理远程升级定义:定义:资料来源:贝格罗兰、创业邦研究中心座舱内饰向智能化发展,用户可对其所有功能进行控制,包括座椅、灯光、空调、车内主被动安全等用户在车内使用的电子系统,包括音乐、屏幕、生态软件等发展历程:从硬件到软件,从本地娱乐导航进入车物人智能互联资料来源:贝格罗兰、创业邦研
5、究中心基础硬件娱乐功能时代基础硬件娱乐功能时代01本地娱乐导航功能时代本地娱乐导航功能时代02基础的互联尝试时代基础的互联尝试时代03智能网联车机时代智能网联车机时代04 1924年,雪佛兰生产第一辆配备收音机的汽车;1985年,福特和摩托罗拉开发出配备磁带播放器的座舱;1985年,出现搭载磁带播放器的座舱;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更多的辅助功能,绝大多数以按键形式操作;2010年开始,显示屏操作转为触屏方式,衍生出卫星导航、影音娱乐、智能语音等一系列应用;2015年以后,随着4G/5G的应用,各类车载智能系统开始蓬勃发展,如智能座椅、语音识别、HUD、驾驶辅助系统;2019年后出现两个标志性
6、趋势:万物物联。汽车可被互联至云端、手机、智能家居等;个性化互联。软件不再是标准化模块,而是根据人的习惯提供对应服务,包括驾驶习惯智能调节、一键授权后排控制权限,手势读取等等。硬件驱动软件驱动 2000年起,随着液晶屏应用,可显示内容成为座舱发展的重要一步;多数为机械仪表物理操作按键简单的车载播放功能开始使用液晶仪表盘多数物理按键,少数触摸屏出现导航功能多联屏出现大尺寸显示,以触摸中控屏为主信息娱乐功能更丰富人机交互技术突破,与智驾结合驱动因素一:政策聚焦在智能感知交互、OTA、信息安全及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等方向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创业邦研究中心年份年份部门部门文件文件主要内容主要内容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