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市公司 公司研究/公司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基础化工 2023 年 06 月 18 日 泰和新材(002254)持续扩张芳纶产能,锂电隔膜涂覆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报告原因:强调原有的投资评级 增持(维持)投资要点:老牌国企焕新机,芳纶新材料业务持续扩张,布局六大增量新材料业务。公司专业从事氨纶、芳纶纤维研发生产,为国内领先的芳纶生产企业,实际控制人为烟台市国资委,并引进员工持股平台。2022 年 11 月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具有氨纶民义产能 4 万吨/年,芳纶产能 2.1 万吨/年,子公司民士达拥有芳纶纸 0.3 万吨。根据公司 202
2、2 年年报,2022 年芳纶全球名义产能预计约 14-15 万吨,同比增长约 11%;全球总需求约为 11-12 万吨,同比增长约 6%,目前公司的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产能分别居全球第二、第四、第二位。公司未来将持续扩张芳纶新材料产能,同时聚焦高新技术材料,确定了智能穿戴、绿色制造、生物基材料、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绿色化工六大增量业务的战略发展方向,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受益于军工领域的国产替代以及光缆需求的增长,对位芳纶需求增长,国内自给率提升。根据公司 2021 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回复,2018 年对位芳纶全球消费量约 8 万多吨,国内消费量约 1 万吨,主要用于安全
3、防护、车用摩擦材料、光纤保护增强等领域,生产工艺壁垒高,美国杜邦和日本帝人占据全球约 68%份额,根据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数据,2020 年我国对位芳纶需求量约 1.3 万,但是我国对位芳纶产量仍不足 3000吨,进口量超过 1 万吨,自给率只有约 23%。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位芳纶下游光通信及胶管领域需求保持旺盛,军工领域国产替代逐步推进,国内芳纶自给率不断提升,但高端领域仍以海外企业为主。公司定增项目建设 1.7 万吨对位芳纶产能用于下游高端防护领域,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 2024 年将形成产能 2.15 万吨。受益于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国家标准的出台,国内间位芳纶高端需求快速提升。公司间位芳
4、纶产能全球第二,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等国家强制标准从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国家对防护工装的阻燃性能、物理性能等提出了更为明确、严格的要求,带动间位芳纶的需求大增。公司扩产 1.6 万吨/年高端间位芳纶产能(包括 7000 吨/年老旧产能搬迁),预计将于 2024 年全部投产,届时将具有 2 万吨/年间位芳纶产能,高端产品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产品盈利也将逐步增加。锂电芳纶涂覆隔膜项目进展顺利,技术突破叠加渗透率提升打开芳纶新的成长空间。芳纶涂覆隔膜具有耐温性高,浸润性好,结合力强、离子电导率高等性能,能够有效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公司主导和参与高性能芳纶隔膜的研制与生产,
5、可以显著降低行业成本、提升电池隔膜制备技术水平,目前公司锂电池隔膜中试项目已于 1Q2023 年末建成投产,进入送样验证程序,打开芳纶下游一大新的应用领域。氨纶价格价差已跌至历史底部,静待复苏。氨纶价差在 3Q22 年触底后逐步复苏。公司老旧产能置换,宁夏基地将成公司主要氨纶生产基地,宁夏基地具有成本优势,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有望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投资分析意见:公司未来将继续扩大芳纶新材料的产能叠加芳纶下游需求放量,同时布局六大增量业务战略逐步清晰,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我们维持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6.23、8.13、11.48 亿元,对应的 EPS 为 0.72、
6、0.94、1.33 元,对应的 PE 为 30X、23X、16X,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1.芳纶下游需求不足,新增产能无法消化;2.芳纶行业竞争格局恶化,价格大幅下降;3.芳纶涂覆隔膜验证和推广低于预期市场数据:2023 年 06 月 16 日 收盘价(元)21.81 一年内最高/最低(元)27.98/15.26 市净率 2.6 息率(分红/股价)1.38 流通 A 股市值(百万元)9307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 3273.33/11306.53 注:“息率”以最近一年已公布分红计算 基础数据:2023 年 03 月 31 日 每股净资产(元)8.34 资产负债率%39.90 总股本/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