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低碳无源无线传感器技术助力能源数字化高质量转型 林新志 CTO 北京京仪北方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双碳背景“双碳”战略目标为我国的绿色发展铺垫了新的航向,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塑造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并被纳入基本国策,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双碳”是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政府工作报告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并指出将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
2、新能源。2021年3月我国碳排放趋势习近平主席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提出“双碳”目标,力争二氧化碳排放量在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与此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今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CO2)排放国,碳排放占全球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且排放趋势仍在上升。这些排放主要来自电力(占48%)、工业(占36%)、交通(占8%)和建筑(占5%)等行业。为了响应全球对“碳减排”的呼声,同时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国承诺将投入庞大的资源和人力,全力以赴实现“双碳”目标。这既是对全球减排承诺的回应,也
3、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按选定国家/地区划分,单位:百万公吨)2010年和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来源:Ian Tiseo,statista国家、行业双碳政策密集发布双碳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 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
4、系。关于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生态环境部明确了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应用转化、构建双碳目标管理平台、强化绿色低碳理念宣传教育等四项重点任务。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能源局拓展面向终端用户的能源托管、碳排放计量、绿电交易等多样化增值服务。重点推进在智能电厂、新能源及储能并网、输电线路智能巡检及灾害监测、智能变电站、自愈配网、智能微网、氢电耦合、虚拟电厂、电碳数据联动监测、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大数据中心及综合服务平台等应用场景组织示范工程承担系统性数字化智能化试点任务。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务院到2025年,非化
5、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国家能源局为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积极开展电厂、电网、油气田、油气管网、终端用能等领域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的智能化建设,提高能源系统灵活感知和高效生产运行能力,促进源网荷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加强工业领域节能和能效 提升,深入实施节能监察、节能诊断,推广节能低碳工艺技术装 备,推动重点行业节能改造。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
6、碳排放路径探索数据来源: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reenHouse Gases Protocol,简写成“GHG Protocol”),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与世界资源研究所(WRI),2009温室气体核算体系范围1/2/3碳减排之路的首要基础打破信息孤岛,精细、实时、便捷的电碳原生数据采集是实现“双碳”下各行业解决方案的首要基础数据采集摸清“碳家底”综合能源使用数据设备健康状况数据分析数据清洗能耗分析设备健康诊断节能策略数据采集实施运行设备更换系统、流程优化人员行为改善绩效评价模型优化持续监督PDCA循环传统电表方案问题:1、设备体积大,安装条件要求高2、监测颗粒度粗放,无法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