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规划所付征垚槐房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中心实景1 11.1 政策指引n 党中央工作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二十大报告指出: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
2、色低碳发展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1.1 政策指引n 北京市第四个“污水三年行动方案”提升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能力完善污泥及污泥产品收集转运系统、建立区级污泥收集、储运、处置运行工作体系。北京市全面打赢城乡水环境治理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 2022-2025推进污泥和餐厨垃圾、园林绿化废弃物等城市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置。推进污泥资源化产品本地利用。推动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处理满足相关利用标准后,应用于土地改良、荒地造林、苗木抚育、园林绿化。使用政府资金实施的沙荒地治理、园林绿化、土壤改良等项目,应优先选用污泥资源化产品。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园林绿化局配合
3、1.2 环保督查n 平谷区洳河污泥违规处置2020年9月11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发现,平谷区污泥处置场建设投运缓慢,平谷洳河污水处理厂污泥长期不规范处置甚至非法填埋,环境风险突出。南独乐河镇望马台村泃河砂石地污泥堆放点富农同富肥业公司原址现场挖出污泥 污泥处置随意:2015年8月至2019年1月,山水青公司将简单处理后的10万余吨洳河污水处理厂污泥转移至多个地点随意堆放,还试图将污泥冒充有机肥原料 非法填埋污泥:山水青公司曾利用富农肥业公司拆迁后土地,将未被处置的剩余污泥非法填埋,造成土壤污染,填埋总量约1.8万吨 设施投运迟缓:平谷区2013年开始建设污泥无害化处理厂,2019
4、年8月完成主体工程,且调试运行未能达标,山水青“临时处理”变成长期处置。1.3 专家建议与企业反馈n 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0年-2035年)2019年11月市规自委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针对污泥内容提出如下建议:增加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内容 预留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用地 增加北京市污泥设施空间布局图北排集团关于建立污泥中转设施的建议1.4 发展回顾n 北京市早期污泥处理处置工艺发展历程50年代,开始探索污泥堆肥工艺。60年代初,采用好氧发酵技术处理污水厂污泥进行科研工作。1964-1965年,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基本原料进行堆肥试验。1985年北京市政污水处理研究所进行了污泥高温堆肥工
5、艺试验。1997年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制了污泥动态发酵器,提出以污泥动态发酵器为核心的污泥制复合肥新工艺路线,在北京密云污水处理厂建成了年产5000吨复合肥生产的装置。2004年北京市规划院北京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消纳规划研究,提出土地利用应作为消纳的首选途径,少量超标污泥可采用焚烧或者填埋,布置7座污泥处置场(4座堆肥,3座干化),近期利用市区绿地及近郊林地消纳,中期市域内分配,远期京津冀地区统筹2004北京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消纳规划研究1.4 发展回顾n 北京市近年污泥处理处置工艺发展历程第一座污泥厌氧消化设施建成投产高碑店一期1998第一座污泥堆肥设施建成投产庞各
6、庄堆肥场2002清河热干化厂,小红门、方庄石灰干化设施陆续建成投产2008建立污泥运输GPS监控系统2011热水解-厌氧消化技术国际合作签约,污泥处理永久设施建设2014全市建成污泥处理设施16座,以厌氧好氧+土地利用为主,建材、焚烧为辅2020高碑店、小红门、槐房、高安屯、四座热水解污泥处理中心投运20171.5 小结n 北京市污泥处理处置基础优劣势同样突出,瑕瑜互见王洪臣教授:“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问题的根本是公共管理问题”规划与研究基础深厚1.历史沿革:50年代至今,持续推动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实践。2.企业探索:北排集团根据企业需求,探索出一条较为完整的“热水解+厌氧消化+土地利用”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