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GeoScene 平台的房屋普查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易智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詹慧娟房屋普查背景房屋普查背景房屋普查大数据分析房屋普查成果数据构建CIM应用010203房屋普查背景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对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进行专门部署,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为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部署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全面掌握我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经国务院同意,定于
2、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协同开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承担房屋建筑和承担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承灾体调查,调查对象包含城镇房屋建筑、农村房屋建筑、市政市政设施承灾体调查,调查对象包含城镇房屋建筑、农村房屋建筑、市政道路、市政桥梁和市政供水设施道路、市政桥梁和市政供水设施,调查标准时点为2020年12月31日。房屋普查政策2019年12月202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印发
3、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试点版)2020年9月2020年11月2020年12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实施方案(试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城镇房屋建筑调查技术导则(试点版)、农村房屋建筑调查技术导则(试点版)房屋普查政策房屋普查意义将主题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体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
4、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是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性的重要举措。国土空间规划有利于提高城市房地产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土地开发和房屋建设的计划管理,掌握城市房地状况和变动助产籍、地籍管理;可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提供海量、及时、科学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基础。城市管理为非常态应急管理、常态灾害风险分析和防灾减灾、空间发展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防灾减灾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依据,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的必要前提,是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的现实需要。社会治理房屋普查内容类
5、型类型普查内容普查内容农村住宅房屋类型、地址、建筑层数、建筑高度、建筑面积、建成时间、结构类型、设计方式、施工方式、安全鉴定、抗震加固、变形损伤等18项农村非住宅产权性质、地址、建筑层数、建筑高度、建筑面积、建成时间、结构类型、建筑用途、设计方式、施工方式、抗震加固、变形损伤等15项城镇住宅地址、户数、建筑层数、建筑高度、建筑面积、建成时间、结构类型、是否采用减震、抗震设防、变形损伤、改造情况、抗震加固、物业管理等18项城镇非住宅地址、建筑层数、建筑高度、建筑面积、建成时间、结构类型、建筑用途、抗震设防、变形损伤、改造情况、抗震加固等19项道路名称、起点/终点、等级、通车日期、工程投资、路辅形
6、式、路面宽度、机动车道数、红线宽度、设计速度、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养护单位等23项桥梁桥梁名称、正斜交角、桥梁类别、建成日期、改建日期、养护类别、跨越名称、设计使用年限、抗震设防烈度、功能类型、桥梁总宽等25项供水设施-厂站结构形式、沉降、设计使用年限、结构设计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是否存在不良地质、建筑物占地面积及总高度等28项供水设施-管道管线长度、根数、管龄、敷设方式、外观检查、灾害隐患、使用年限、结构设计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等19项农村房屋农村房屋城镇城镇房屋房屋市政设施市政设施房屋普查关键指标普查数据指标库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两大主题。房屋总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