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门:投资研究二组2023 iResearch Inc.2023年中国碳纤维行业报告碳纤维行业步入高速增长期,国产替代进行时署名:赵怡雯2目 录CONTENTS01碳纤维行业概述02碳纤维行业产业链全景03碳纤维行业发展趋势OverviewIndustry chainDevelopment trend3碳纤维行业概述Overview0142023.6 iResearch I碳纤维材料概念与产品分类材料密度(g/cm3)抗拉强度(Gpa)拉伸模量(Gpa)碳纤维1.5-22-7200-700玻璃纤维21.542铝合金2.80.4775钛合金4.50.96114高强钢7.81.08210 碳纤维是
2、由粘胶、腈纶、芳纶、聚酰亚胺等纤维在高温下烧制而成,属于化纤的高端品种。其力学性能优异,轻于铝,却强于铁,且具有高弹性模量、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疲劳等优异特性。碳纤维因其优良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到风电行业、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行业等领域,被誉为 21 世纪的“新材料之王”。目前对于碳纤维的分类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从原材料、产品规格、力学性能角度出发。来源:中国纤维复材网、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性能优异的“黑色黄金”碳纤维与其他主要材料性能对比碳纤维分类碳纤维原材料产品规格力学性能聚丙烯腈基沥青基粘胶基大丝束小丝束通用型高性能型52023.6 iResearch I碳纤维发展历程PAN基碳纤
3、维的生产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日美领先。目前,世界碳纤维技术仍主要掌握在日本公司手中,其生产的碳纤维无论质量还是数量上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东丽是世界上高性能碳纤维研究与生产的领头羊。我国碳纤维工业总体上与日本碳纤维的研发同步进行,经历了长期低水平徘徊、技术转型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依靠长期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装备封锁,碳纤维产业化目前取得长足进步。来源:赛奥碳纤维、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碳纤维长期被日美欧企业垄断,中国企业取得长足进步1960年前1960s1970s1980s1990s2000年后1959年,日本大阪工业试验所近藤昭男发明PAN基碳纤维制备技术1954年,英国皇家航空研
4、究所研制出PAN基高模量碳纤维。1969年,英国Hawker的鸥式飞机AV8B机翼与机身开始使用碳纤维。1962年,长春应用化学所开展聚丙烯睛基碳纤维的研制。1970年,东丽碳纤维首次在民用货机B707扰流板使用。1972年,0lympic公司使用东丽碳纤维制造鱼竿。1972年,美国使用碳纤维制造高尔夫球杆。1982年,东丽T300开始应用于B757、B767及航天飞机。1984年,东丽研制成功高强中模碳纤维T800。1989年,东丽研制成功中强高模碳纤维M601975年,国防科委张爱萍主任主持7511会议,部署碳纤维研究工作,1981年,建成碳纤维试制能力1.5-2.0吨/年。1980年,台
5、湾台塑与Hitco公司合作,进入碳纤维行业。1984年,上海碳素厂试图引进美国Hitco碳化设备被美国国防部否决。1986年,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引进英国RK公司年产100吨(12K)的碳化线,1990年经多次试车碳化炉仍无法开车。1994年,卓尔泰克开始在大丝束领域开展研制开发。2007年,卓尔泰克与世界最大风电设备商维斯塔斯达成大丝束碳纤维长期供应协议。2014年,东丽收购卓尔泰克,研制成功高强中模T1100G及其预浸料。2001年,师吕绪先生给江泽民主席写了关于加速开发高性能碳纤维的请示报告。国内外碳纤维发展历史62023.6 iResearch I碳纤维产能扩张加速 2017年之前,碳纤维
6、以进口为主,自2017年始,国产碳纤维产能扩张加速。2022年国产碳纤维供应量达到4.5万吨,首次高于进口量。2022年,中国多企业宣布扩产,包括吉林化纤、宝旌碳纤维、中复神鹰等,并计划在2022/2023年完成,拉动全球碳纤维产能快速扩张。来源: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各公司官网、年报、招股说明书、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多家碳纤维制造企业宣布扩产2011-2022年中国碳纤维进口及国产供应量变化27000210001400012000 120004000600018002500吉林宝旌中复神鹰上海石化新创碳谷光威包头ZOLTEKDOWAKSA韩国晓星产能(吨)2022年宣布扩产并在进行中各公司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