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电大省发电企业披露质量参差,降碳未来可期第一个履约周期内山东江苏煤电降碳2023.5调研和倡导报告录01、摘要、背景04三、鲁苏两省发电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07()两省共纳履约企业529家,东披露率略于江苏()东16市:元素碳含量检测信息缺失占,由服务机构编制报告例整体上升(三)江苏13市:低位发热量检测不规范最达40%,元素碳含量检测信息缺失例提升(四)27市回应发电企业信息披露完善建议,多地表态后续完善08091418四、两省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东超10%江苏超6%21()东:氧化碳排放下降超10%,元素碳含量检测异常增多1.多数城市氧化碳排排放量减少,仅烟台增加2.排量机组发电企业减
2、少11家,超机组仅减少7台3.元素碳含量检测信息异常发电企业增多()江苏:氧化碳排放下降超6%,元素碳含量检测异常增多1.多数城市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仅宿迁增加2.排量机组发电企业减少9家,超机组仅反增6台3.元素碳含量检测信息异常发电企业增多2222232526262830五、全国碳市场第个履约周期,超8成处罚因未及时清缴31()全国罚单141条,平均处罚额为2.32万元()东:9家未清缴、3家虚报瞒报(三)江苏:5家未清缴,2家虚报瞒报323233六、分析发现34()发电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鲁苏第个履约周期排放量均降6%以上(三)体量发电企业碳市场获益,配额缺发电企业买单(四)处罚度与
3、违法为程度严重不匹配(五)鲁苏未完成履约且被处罚的均为机组企业3536363738七、建议39()实现100%披露,提升披露及时性、提披露质量()发电企业通过节能降耗改造主动降碳(三)稳步推进落后机组淘汰,优化本地机组结构助降碳(四)加履约相关处罚度,出台撑上位法规(五)提升中发电企业履约能4040404141、摘要图江苏苏州家造纸发电企业的区设备01“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我国发电和供热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的比重超过40%。电力行业是煤炭消耗的主要行业之一,其中燃煤发电消耗了约一半的燃煤,是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在4大高耗能行业中居于首位
4、,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着较大挑战,对全国的碳达峰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山东、江苏,是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的煤电装机大省,分别有1.03亿千瓦和7921万千瓦装机,也是碳排放集中的地区,两省碳排放位列我国前五。山东省的能源结构中大约有67%来自煤炭消费,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的10%;江苏省的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54.4%,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国的7.2%,其中二氧化碳约占9成。为了运用市场手段促进发电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2021年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内,山东的履约任务最重,江苏的核定应履约发电企业数量排名第二。根据全国排污许可证信息管理
5、平台公开端的信息,本报告发现履约任务较重的山东和江苏两省,部分发电企业的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信息公开表信息披露存在不披露、不及时、不完整、数据异常等问题。2019年到2020年间,山东省和江苏省的披露率均有提升,最高达98.4%;相比之下,山东省两年的排放表披露率均略高于江苏省。2020年,两省未按时披露的比例也均有下降,最低不到10%,江苏省企业披露及时性表现略优于山东省,两省均呈现出一定的改善趋势。部分发电企业未能按时公开主要是由于第一个履约周期企业对于公开排放表的业务能力不够熟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及网站本身存在的技术障碍影响。山东和江苏的核定履约发电企业披露的低位发热量检测信息
6、完整度均较高,问题比例低于8%。但元素碳含量检测信息披露问题较大,并且2020年问题比例未下降。山东的9个城市以及江苏所有城市的信息缺失比例均超过10%,且均有上升趋势。此外,元素碳含量的检测时间超过40个自然日甚至全年检测时间都集中在某一天或邻近几天集中送检的异常现象增多,这可能是由于一些企业在2019年采用了缺省值填报吃了亏,选择在2020年开展实测,实测明显增多,但由于此前要求规范不明确,以及疫情影响未能按时送检导致分散取样统一检测。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和江苏省,发电企业寻求服务机构进行排放表编制的占比均有较大上升,并且同一地区的发电企业所委托的服务机构有时会呈现出较高一致性。山东省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