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仔细阅读报告尾页的免责声明请仔细阅读报告尾页的免责声明1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2023年06月05日锂电行业研究框架锂电行业研究框架核心观点核心观点新能源汽车及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带动锂电池出货量高增新能源汽车及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带动锂电池出货量高增。新能源汽新能源汽车方面,车方面,2019-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221 万辆增长至 1082.4 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69.8%。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步增长,2019-2022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从 125.2GWh 增长至684.2GWh,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76.2%。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3.3
2、%,在全球汽车电动化大趋势下,动力电池出货量有望持续增长。我们预测到 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约 1330.1 GWh;我国动力电池需求量约 585.0GWh。新型储能方面,新型储能方面,风电、光伏装机量持续提升带动新型储能行业发展,2020-2022 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从7.5%上升至 19.3%;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从 9.2%上升至21.9%。锂电池作为主要的新型储能技术,迎来快速发展。2017-2022 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从 11GWh 增长至 159.3GWh,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0.7%;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从 3.5GWh 增长至 130GWh,年均复
3、合增长率为 106.1%。GGII 预测到 2025 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达560GWh;我国储能锂电出货量有望达 430GWh。锂电池出货量高增带动上游四大关键材料出货量同步增长锂电池出货量高增带动上游四大关键材料出货量同步增长。正极材正极材料方面料方面,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以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为主,2022 年上述两者出货量占比合计达 92.3%。2019-2022 年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从 8.8 万吨增长至 111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32.8%;2020-2022年我国三元材料出货量从 23.9 万吨增长至 64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3.7%。负极材料方面负极材料
4、方面,2018-2022 年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从 19.2 万吨增长至 137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63.4%。电解液方面电解液方面,2020-2022 年我国电解液出货量从 25 万吨增长至 84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3.3%。隔膜方面隔膜方面,2018-2022 年我国锂电隔膜出货量从 20.2 亿平方米增长至 124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7.4%。下游需求增长带动企业积极布局,2023 年或将迎来四大关键材料的产能释放期,市场竞争或将加剧。未来具有技术迭代优势、客户资源优势、工艺技术优势、成本控制优势的企业有望保持较强的竞争力。材料体系不断创新材料体系不断创新,助力锂电
5、池向高能量密度助力锂电池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方向发展高安全性方向发展。正极材料方面,正极材料方面,磷酸锰铁锂通过在磷酸铁锂的基础上掺杂一定比例的锰制备而成,是磷酸铁锂的升级版,其在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保留了磷酸铁锂安全性以及低成本的特性。三元材料向高镍化方向发展,有助于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2021 年我国三元 8 系材料出货量占比为 36%,同比提升 14pct;2022 年我国三元 8 系及以上材料出货量占比超 40%,上升至第一位。负极材料方面,负极材料方面,硅基负极为新型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是石墨负极材料的 10 倍。2018-2022 年我国复合硅基负极出货量从0.25 万吨增长
6、至 1.6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9.1%。锂电回收市场规模达百亿级锂电回收市场规模达百亿级,入局企业增多入局企业增多。2022 年我国回收处理废旧锂电池实际量为 41 万吨,同比增长 37.1%,其中用于再生利用的退役锂电池量为 37 万吨,同比增长 43.4%。2022 年单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单价约 6.34 万元/吨,得出 2022 年我国回收处理废旧锂电池实际规模约259.83 亿元。随着锂电池回收赛道行业景气上行,2017-2021 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从 885 家增长至 24415 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29.2%,其中 2021 年同比增长 635.2%。投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