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 31 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综能升级构筑基础,微网聚合引领发展综能升级构筑基础,微网聚合引领发展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电网变革专题五2023.5.29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华鹏伟华鹏伟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S1010521010007 李想李想 公用环保行业首席分析师 S1010515080002 华夏华夏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分析师 S1010520070003 终端能源电气化和用户侧分布式能源增长推动了用电侧的变革终端能源电气化和用户侧分布式能源增长推动了用电侧的变
2、革形成源网荷形成源网荷储协调的微网形态。从用电侧的发展趋势来看:短期的需求源于电力扩容、分储协调的微网形态。从用电侧的发展趋势来看:短期的需求源于电力扩容、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等硬件层升级,中期针对新兴应用场景的模式变革,长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等硬件层升级,中期针对新兴应用场景的模式变革,长期逐步实现分散负荷和电源的聚合,构建区域聚合的虚拟电厂。围绕用电侧的期逐步实现分散负荷和电源的聚合,构建区域聚合的虚拟电厂。围绕用电侧的升级方向,用电侧的增量环节主要包括升级方向,用电侧的增量环节主要包括 EPCO、EMS、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充换电等。我们建议关注增量环节的投资
3、机会能、充换电等。我们建议关注增量环节的投资机会。用电用电侧逐步形成源网荷储协调的微网形态侧逐步形成源网荷储协调的微网形态。随着终端能源的电气化进程,用电侧面临着用电量增长以及电力用户结构日趋多元化两方面的变革,叠加分布式能源发展使用电侧有源化,传统的调度模式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用电需求,亟需形成源荷网储统一协调的管理模式。其核心在于分布式配用电的建设,即逐步实现分布式能源、配电、用电的聚合及统一协调,形成区域微网的形态。发展趋势:硬件扩容、升级,软件层面实现各层级聚合发展趋势:硬件扩容、升级,软件层面实现各层级聚合。短期来看,用电侧首先需要满足用电量快速增长和保障用电可靠性的需求,其最主要的发
4、展趋势包括电力扩容、用户侧配置储能和控制保护器件智能化;中期维度,在电力扩容等硬件基础逐步坚实的基础上,用电侧的变革将以逐步适应新的电力结构和市场机制为主,包括用电数据的可视化、分布式光储充、需求侧响应,用电降本等;更长期维度看,用电侧有望逐步从硬件基础转向软件层面的聚合,逐步将孤立的电力用户、分布式能源、用户侧储能聚合,实现园区能源管理数字化和生产数字化融合,随着聚合层级的增加,逐步形成区域聚合的虚拟电厂模式,实现更优化的调度和需求侧响应。用电侧主要增量环节用电侧主要增量环节:从能源基建到电力软件平台:从能源基建到电力软件平台。结合用电侧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建议围绕着数字化升级的方向寻找增量
5、环节。即从硬件基础层面满足电力用户多元化、用电量增长需求的电力分布式光伏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适应用电降本诉求和面向电力市场改革的工商业储能;解决园区层面数字化融合的EPCO 模式,以及面向更长维度发展的用户侧能源管理系统。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波动;数字化平台推广不及预期;电力市场改革不及预期。投资策略。投资策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用电侧需要逐步满足源网荷储协调统一的需求,预计形成搭建硬件基础、适应新型应用场景、多用户聚合构建虚拟电厂平台的发展方向。重点推荐国网系二次设备龙头国电南瑞国电南瑞、国网系电力信息化领先企业国网信通国网信通、多方位布局电力系
6、统智能化建设的许继电气许继电气、有望受益于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光伏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阳光电源、创新 EPCO 模式将配用电建设和可视化电力运营相结合的苏文电能苏文电能、智能电网一站式服务商泽宇智能泽宇智能、布局工商业储能 PCS 和充电桩业务的盛弘股份盛弘股份;建议关注 EMS 具备先发优势的领先企业安科瑞安科瑞、用电侧运营和智能化领先企业南网能源南网能源、分布式能源运营和智能化管理领先企业芯能科技芯能科技、电力信息智慧计量和采集领域企业炬华科技炬华科技、能源互联网核心系统及终端供应商威胜信息威胜信息、电力系统二次保护头部企业四方股份四方股份。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行业 评级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