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彭道刚 教授、博士(后)2022年9月9日双碳目标下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及发展前景CONTENTS目录Part 1储能市场环境演变Part 2储能参与辅助服务方式Part 3双碳目标下储能发展前景一、储能市场环境演变1、“双碳”目标战略时间时间内容内容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2021年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启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 好碳达峰碳中
2、和工作的意见2021年10月26日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碳达峰、碳中和进行系统谋划、总体部署指导性文件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 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相关保障方案一、储能市场环境演变2、近几年国内外储能发展态势2017美国具有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开始研究储能的发展趋势和战略定位,探索储能在电力市场中的广泛应用。2018中国电化学储能技术迈进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发电侧、电网侧储能项目逐步上线,而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主要将储能应用在用户侧领域。2019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由于政策激励计划,新增投运规模大幅提升,而中国、英国、德
3、国等国家过去两年储能市场份额过度激增,且电力系统市场需求渐趋饱和,导致储能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美国能源部(DOE)发布了“储能大挑战路线图”,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30电池创新路线图”。均系统提出了未来储能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储能行业终于突破了过去七年反复提及的1500元/kWh系统成本的关键拐点。2021环顾全球,世界主要国家都已经把发展储能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国际市场继续展开储能制造业战略制高点的竞争。储能产业又一次站在风口之上。20202022年8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教研厅函202
4、210号)一、储能市场环境演变3、储能政策宏观变化形式储能行业迅速发展起步,储能技术产业分为研发示范、商业化过渡和规模化发展市场需求饱和,发展低迷,输配定价成本办法规定,不利于储能系统成本疏导储能政策趋于利好,激发储能产业内生动力两步走战略: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全面市场化发展推动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常规电源协同优化运行,充分挖掘常规电源储能潜力,提高系统调节能力和容量支撑能力。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拓展新型储能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一、储能市场环境演变4、储能政策宏观变化形式(近两年详细解读)2021.07.23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装机规模目标:预计到20
5、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5年内近10倍的增长空间。2021.07.29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完善峰谷电价机制,上年或当年预计最大系统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方,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4:1;其他地方原则上不低于3:1。提到建立尖峰电价机制。2021.08.10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鼓励自建,允许购买;包括:抽蓄、电储能、气电、光热、灵活性改造的煤电保障性外项目配15%、4h(20%优先并网)可自主运营(独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或由电网调度管理(按价格政策获取收益)2021.12.21电力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新型储能
6、电站作为并网主体,和其他发电主体一样(包括抽蓄)参与电力辅助服务。2022.03.21“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电储能成本降低30%以上;氢储能、热(冷)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取得突破等。2022.05.25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从高度重视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设备选型、施工验收、并网验收、运行维护安全管理、应急消防处置等7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2022.06.07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独立储能电站向电网送电,其相应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型基金及附加。一、储能市场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