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亚洲金融发展报告 普惠金融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国北京 II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亚洲金融发展报告. 普惠金融篇. 北京:对外经 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663-2152-7 . 亚 . . 金融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亚洲 . F833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20)第 082371 号 亚洲金融发展报告普惠金融篇 责任编辑:汪 洋 出版发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邮政编码:100029 社 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 10 号 邮购电话:010 64492338 网 址: 发行部电话:010 64492342 资源网址: E-m
2、ail: 成品尺寸:215mm278mm 印 刷:北京博海升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印 张:6.25 版 次:2020 年 5 月北京第 1 版 字 数:160 千字 印 次:2020 年 5 月第 1 次印刷 ISBN 978-7-5663-2152-7 定 价:200.00 元 III 缩略语 IX 序言 XI 致谢 XIII 概要 XV 第一章 亚洲普惠金融发展特点与生态体系构建 1 第一节 普惠金融的概念与意义 1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 1 (二)普惠金融的关键要素 3 (三)普惠金融对亚洲的重要意义 3 第二节 亚洲普惠金融发展特点 5 (一)亚洲普惠金融发展达到或赶超世界水平 6 (二)
3、亚洲各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9 (三)经济、教育等因素影响居民账户拥有率 10 (四)亚洲国家居民储蓄情况分化 12 (五)亚洲金融机构居民贷款可得性有待提高 13 (六)亚洲部分国家仍需大力提升中小企业信贷覆盖广度和深度 14 第三节 普惠金融生态体系与指标 16 (一)普惠金融生态体系 16 (二)普惠金融生态指标 19 第二章 亚洲普惠金融生态实践案例 25 第一节 政府推动与顶层设计 25 (一)中国的顶层设计 25 IV (二)印度的国家战略 30 (三)日本政策性融资供给体系 33 第二节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36 (一)柬埔寨征信体系 37 (二)印度 UPI 电子支付系统
4、40 (三)中国动产抵押担保体系 44 第三节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46 (一)中国数字普惠金融 46 (二)马来西亚金融科技与 AFIN 50 (三)沙特阿拉伯“金融科技监管沙箱” 51 第四节 创新的业务模式 55 (一)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小额贷款模式 55 (二)马来西亚代理银行模式 59 第五节 消费者金融素养与保护 61 (一)蒙古国金融素养与普惠保险 61 (二)韩国金融消费者保护 65 第三章 亚洲普惠金融发展展望与政策建议 67 第一节 机遇与挑战 67 (一)亚洲减贫任务依然艰巨 67 (二)各类金融服务供给差异显著 67 (三)技术创新带来数字鸿沟和安全性问题68 (四)信息
5、不对称现象依然存在,征信体系有待完善 68 (五)普惠金融发展评价体系有待改进 68 第二节 政策建议 69 (一)制定全局战略,完善普惠金融治理体系 69 (二)共同建设高质量、多元化的金融基础设施 69 (三)推行“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商业导向 69 (四)构建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体系 70 (五)加强亚洲地区普惠金融交流与合作 70 附录 73 参考文献 79 V 表 1-1 普惠金融的定义:国际比较 1 表 1-2 G20 峰会关于普惠金融的倡议及成果:20102019 2 表 1-3 亚洲各国底层 40%的人口家庭支出或人均收入发展概况 4 表 1-4 亚洲国家居民没有金融账户的
6、原因 11 表 1-5 2017 年亚洲不同社会群体账户拥有率 11 表 1-6 亚洲普惠金融生态体系与指标构成 19 表 1-7 亚洲普惠金融生态体系指标详表 20 表 1-8 27 个亚洲样本国家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子指标得分 22 表 2-1 20182019 年中国普惠金融支持政策汇总 26 表 2-2 柬埔寨普惠金融发展与类似国家对比 38 表 2-3 格莱珉银行十六条公约 57 表 2-4 蒙古国贫困人口比率 63 VI VII 图 1-1 2017 年、2018 年亚洲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3 图 1-2 亚洲各国底层 40%的人口与全国家庭支出或人均收入增长率差异 5 图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