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市公司绿色创新力分析以新型储能技术为例2022年6月绿色创新力分析报告项目组鸣谢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柯灵爱尔(北京)环境技术中心与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联合制作作者:解洪兴 何 新 边 悦 郭星星 杨念梅感谢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与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平台对本项目的支持本报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支持机构、以及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及其成员的观点。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不保证本报告中所含数据的精确性,而对使用这些数据所产生的任何后果不承担责任。本研究报告由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使用者不得出于商业目的传播、销售或制作相关衍生作品。创蓝智库
2、报告创蓝智库报告是专注于清洁技术、清洁能源、绿色交通、污染防治等清洁空气与低碳发展领域的系列报告。汇聚政策与市场展望、投资分析、技术趋势,为政府、企业、投资机构提供有效引导,旨在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同时,促进绿色科技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结论在新型储能技术方面,中国的创新热度超前,在全球最为活跃在本研究所关注的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等领域中,从2000年到2020年,中国权利人专利申请的总量均为第一,其中在超级电容领域占比最高达到中国新型储能创新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主,国外以企业为主体在各个新型储能方向中的主要申请人分析中,我们发现中国的大学与科
3、研院所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在锂电领域,中国专利的主要申请人以企业为主,前20的申请人中有6家为大学,其余为实现中国的碳中和目标,2050年的中国碳排放量或将比2005年下降超过90%,中国将会迎来从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全方位的低碳革命,而创新绿色科技在这些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将会成为目标实现的关键。创新绿色科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参与和支持。然而,中国的绿色科技产业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资金挑战。以上市公司为例,虽然在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绿色科技与其中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四个产业直接相关,但是在资本市场,绿色企业的融资规模仍然比较小。据统计,2018年中国绿色企业上市融资
4、和再融资合计224.2亿元,在全行业的占比不到2%。为了能够帮助绿色投资机构识别具有较强绿色创新属性的上市企业,并引导对绿色行业感兴趣的投资者关注和参与绿色科技投资,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平台、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伙伴的支持下,设立并启动了本研究项目。本研究针对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等新型储能技术,结合行业与关键技术分析,应用全球专利创新情报,开展了行业绿色创新力以及重点企业案例分析。同时本项目成果也可作为绿色“硬科技”企业投资分析方法的一种探索。通过研究,初步得到以下结论:256%,
5、最低为钠硫电池领域,达到38%。在这些技术领域中,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的申请者数量占比也比较多。从趋势上看,中国的申请量从2010年起,开始进入大幅增长阶段。而其他国家在2010年后也都有一个小幅的增长,但总体保持相对稳定。均为企业,但在其他新型储能技术中,大学与研究院所的占比都比较高,如超级电容储能领域的前十位申请者,有8家都是大学。这一方面说明在锂电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成熟度较低,企业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外国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较高,可以在更早的阶段介入研发以及商业化的活动中。1绿色创新力分析I绿色创新力分析II在持续创新方面,上市公司中比亚迪表现异常优越研究发现,在所分析的中国上
6、市公司中,大部分企业都是在2015年以后开始在相关新型储能领域有大幅的专利申请的增长,尤其最近几年的增长速度很快。比亚迪在2005年单年在创新的国际布局方面,上市公司中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关注较高相比于国际竞争对手,中国上市公司在创新的国际布局方面整体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外的科技巨头基本上会在全球跨十多个国家开展系统的布局工作,而中国新型储能的上34非锂电新型储能技术上市公司涉及较少,部分非上市企业表现突出研究发现在钠硫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等领域有少数上市公司涉及,压缩空气领域并未发现关联度很高的上市公司。在这些技术方向却发现了一批表现优异的非上市公司。5的申请量便已突破100件,并在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