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摘要12022 年,财政歉收增支,收支矛盾凸显。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长达 15年,在经济下行周期,政府逆周期调控常态化,财政收支矛盾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回顾和细致剖析以往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对未来财政政策的积极方向进行展望。对 2008 年
2、以来超长积极财政政策周期的成因、内在逻辑和主要扩张方式进行了梳理。同时,从赤字率和一般公共财政收支增速两个维度量化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主要观点有:1)2008 年至 2017 年,预算外扩张是积极财政的主要形式。2)自 2018 年以来,监管对地方政府预算外债务扩张严格管控。3)自 2015 年以来,专项债成为政府预算内加杠杆的主要方式之一。4)财政政策具有明显的跨周期调节特点。5)2016 年以来,收入端通过减税降费持续发力,支出端通过精打细算提高支出效能。财财政政支支出出拉拉动动基基建建稳稳增增长长的的效效果果触触底底趋趋稳稳。将财政稳增长系数(GDP 名义值/广义财政中基建支出额)分为两
3、个部分:基建增长系数(GDP 名义值/基建投资额)和财政基建系数(基建投资额/广义财政中基建支出额)。基建项目收益率趋稳和财政资金撬动基建投资杠杆倍数趋稳是财政支出拉动基建稳增长效果触底趋稳的主因。以央行使用货币政策工具配合财政政策为代表的准财政扩张正成为拉动基建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准财政扩张在流程、时间和规模上的限制较小,便于根据经济形势调整政策节奏和力度,但是,准财政扩张的管理权限来自中央,地方能动性较小,不利于激发地方政府的活力。展望 2023 年的财政政策,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将高于支出增速,对土地市场的修复程度预期偏弱,土地财政转型将稳步推进,准财政扩张仍将成为支持基建投资的重要
4、手段。预预计计 2 20 02 23 3 年年准准财财政政支支持持基基建建投投资资规规模模为为 1 1.5 5 万万亿亿元元,基基建建投投资资增增速速为为 7 7.9 9%。北大汇丰智库经济组(撰稿人:邹欣)成稿时间:2023 年 3 月 16 日联系人:程云(0755-26032270,)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
5、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北大汇丰智库经济分析系列12022 年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第 15 年,由于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大规模留抵退税、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一般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大幅回落,但防疫社保、债务付息和基建投资需求支撑一般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保持较强韧性,财政收支矛盾凸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的财政收支矛盾有其历史根源。对 2008 年以来超长积极财政政策周期的成因、内在逻辑和主要扩张方式进行了梳理。同时,从赤字率和一般公共财政收支增速两个维度量化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基于上述分析,对疫后财政政策积极方向进行了展望。表 1 对 2023 年积极
6、财政政策的主要指标进行了汇总和预测。表表 1 1:2 20 02 23 3 年年积积极极财财政政政政策策主主要要指指标标汇汇总总和和预预测测指标2022 年2023 年目标赤字率2.80%3%a预算目标赤字率(官方)4.7%4.5%a调入资金和使用结转结余(万亿)(剔除调入资金和使用结转结余)2.332.36a一般公共财政收入规模(万亿)20.421.7a同比0.6%6.7%a一般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万亿)26.127.5a同比6.1%5.6%a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万亿)7.87.8a同比-20.6%0.4%a政府性基金支出规模(万亿)11.111.8a同比-2.5%6.7%a准财政支持基建(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