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公用事业/电力 2023 年 05 月 18 日 电改的现在与未来: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看好新电改解读系列报告之二 相关研究 证券分析师 查浩 A0230519080007 邹佩轩 A0230520110002 联系人 戴映炘(8621)23297818 本期投资提示:此前的系列报告一我们用大量篇幅回顾了我国电改的历史以及海外经验,目的是分析我国历次电改的来龙去脉、推动因素、改革难点,同时结合历次电改精神和海外改革的基本思路,指明我国电改的终极方向。本篇报告我们将更加着眼于我国电力体制的现状以及当下面临的诸多问题,结合海外经验以及国情,从电能量
2、市场、容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输配电价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中短期内我国电改最有可能的几个方向。经过数十年来一系列改革和探索,我国已经具备了电力市场化的基本条件,但同时也有诸多遗留问题需要解决。(1)中长期市场:2021 年 1439 号文后,中长期市场快速建立,燃煤机组和工商业用户已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但中长期市场仍存在锚定燃煤标杆电价设置限价、优先购用电仍然存在限制了交易开展、电网代购电比例仍然过高等遗留问题,诸多限制条件为交易设置太多边界条件,不利于市场有效性。(2)现货市场:2017 年我国开始建立现货市场,目前已经有两批 14 个省份开展试点。但仍存在现货限价范围过窄、可再生能源进入现
3、货比例较低等缺点,最需要体现时间价值的新能源较少参与现货导致现货探索真实价格的作用失真。(3)容量电价:我国目前仅有部分天然气发电、抽水蓄能以及山东和云南的煤电具有名义上的容量电价。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支撑性电源,煤电面临着利用小时数下降预期导致的投资动力不足,进而导致缺电问题愈发严重的问题,容量电价出台迫在眉睫。(4)输配电价:我国输配电价一直有着成本核算不清以及严重的交叉补贴问题,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部分交叉补贴问题破除、容量电价和线损单独列示,为后续其他方向的市场化改革铺平了道路。但我国电网调度、交易中心、输配电资产均主要归电网公司所有,对交易的公平高效埋下了隐患。国外电
4、力市场建设较为领先,其中有诸多借鉴意义。我国电网结构与欧洲具有一定相似之处:用电规模相近且都有 30 多个区域电网构成,除了电能量方面更高比例的参与以及更宽松的限价外,欧洲电力市场还有以下借鉴意义:(1)欧洲交易中心、ISO(相当于调度)、TSO(相当于输电网)、DSO(相当于配电网)相对独立但又各自受到严格监管,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交易的公平性;(2)开展了更加广泛的跨区域交易和平衡市场,利于辅助服务资源在不同国家间调用;(3)电网的规划和信息更加透明化。但我国面临历史上最艰巨的能源转型之路,改革不能照搬海外必须结合国情。我们预判的改革方向包括:(1)电能量市场参与电源逐渐丰富:交易限制进一步
5、打开,其余电源类型陆续进入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2)容量市场:煤电陆续进入容量市场,储能、光热等存在进入容量市场的可能。(3)辅助服务市场:市场化进一步加速,储能和用户侧参与辅助服务市场。(4)输配电价:交叉补贴继续破除。(5)碳市场一步扩容,可再生能源获取环境溢价。投资分析意见:电改会导致整个电力行业收入端的扩容,同时涉及到成本的再分配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潜在的收益方向有:(一)火电产业链:中长期和现货市场化加速,导致火电电力成本有效向下游传导,存量火电资产价值回归,现货市场有效激发灵活性改造需求。重点推荐:申能股份,内蒙华电,华润电力,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青达环保;建议关注:
6、浙能电力,京能电力,江苏国信,皖能电力,上海电气,华光环能,龙源技术,华电重工,西子洁能等。(二)新能源运营商:市场化交易虽然会导致电价产生波动,但伴随着碳市场的配套,新能源的收益来源会更加丰富,收益稳定性也会增强。此外电力市场化长期来看利于各种灵活性资源的建设,有利于新能源消纳和良性发展,建议关注:银星能源,嘉泽新能,大唐新能源,中国电力,三峡能源,龙源电力。(三)电力 IT 环节:与此前几轮电改相比,新一轮电改的对电力供需两端的交易能力、交易平台、功率预测等要求极高,建议关注:(1)交易平台和辅助决策环节:朗新科技,宝信软件,恒实科技等;(2)智能计量环节:林洋能源,海兴电力,炬华科技,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