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自律文件 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白皮书(2023-2025)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2023 年 4 月 前前 言言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以来,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连续八年产销量保持全球第一,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质量保障体系持续健全、产业生态持续完善,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 年,新能源汽车
2、产业进入叠加交汇、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全球竞争环境和自身不断壮大的发展需求,动力电池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产业链正在积极主动的进行发展模式的调整,努力朝着确保产业安全、资源可控、产能部署、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动力电池产业当前必须抢抓新阶段的战略机遇,巩固良好发展势头,充分发挥当前上游细分领域的发展优势,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面向新发展阶段,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组织行业企业和权威专家,共同提出新发展阶段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白皮书,从行业自律的角度,进一步促进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朝着高质量、可持续、安全
3、、绿色循环方向发展。第一部分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1082.4 万辆,同比增长 61.6%,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动力电池产业实现高速增长,2022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 517.9GWh,同比增长 71.8%,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有宁德时代、LG、比亚迪、松下、SKI、三星 SDI、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其中,中国企业共 6 家,装车量占全球总装车量 60.4%,韩日企业共 4 家,装车量占全球总装车量 31%,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形成了以中、韩、日三国为主要发展力量的产业格局。在技术路线上,全球商业化应
4、用的技术路线仍以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条路线为主,在下一代电池路线上,韩日重点发展全固态电池,我国除全固态电池之外,还布局了半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不同的技术路线,与此相匹配的上游关键材料也在快速发展,动力电池进入到全球竞争且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一一、我国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迅速。据统计,截至2022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1310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4.1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 1045 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 79.78%。2022 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 53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总量的23.05%,与上年
5、相比增加240万辆,增长 81.48%。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从 2018 年的 107 万辆到 2022 年的 535 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根据合格证口径统计,2022 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 633.7 万辆,同比增长 93.3%。按车型划分,新能源乘用车产量 597.9 万辆,同比增长 95.6%;新能源客车产量 5.6 万辆,同比增长 15.5%;新能源专用车产量 30.2 万辆,同比增长 74.0%;按动力类型划分,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客车、纯电动专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车、燃料电池乘用车、燃料电池客车、燃料电池专用车的产量分别为
6、451.6 万辆、5.3 万辆、29.5万辆、146.3 万辆、0.2 万辆、0.3 万辆、210 辆、1274 辆、4008 辆,同比分别增长 78.9%、17.8%、74.2%、175.0%、-24.8%、5.8%、900%、1.5%、176.6%。市场形成以乘用车为主体,纯电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两条路线的市场发展格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下,动力电池产业实现快速发展。2022 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 545.9GWh,同比增长 148.5%;销量465.5GWh,同比增长150.3%,其中出口量为68.1GWh;装车量 294.6GWh,同比增长 90.7%。按车型划分,新能源乘用车装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