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证券研究报告|公司首次覆盖 中核科技(000777.SZ 2023 年 04 月 17 日 买入买入(首次首次)所属行业:机械设备/通用机械 当前价格(元):12.08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何思源何思源 资格编号:S0120522100004 邮箱: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杨英杰杨英杰 资格编号:S0120523020006 邮箱: 市场表现市场表现 沪深300对比 1M 2M 3M 绝对涨幅(%)-0.006.62 13.21 相对涨幅(%)-3.886.66 14.33 资料来源:德邦研究所,聚源数据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中核科技
2、(000777.SZ):核电业务迎来拐点,业绩增长未来可期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中核集团首家上市公司,历史底蕴深厚。中核集团首家上市公司,历史底蕴深厚。公司前身为苏州阀门厂,1962 年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管理后成为军工企业。公司参与了包括两弹试验等在内的多项国家重要工程。公司于 1997 年 7 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阀门行业首家上市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首家上市企业。2003 年前后为三期秦山核电项目提供阀门数千台,为其他核电、火电工程提供数万台高温高压电站阀门。技术实力雄厚,进军技术实力雄厚,进军核核电电高端阀门高端阀门领域领域。公司于 2005 年前后相继成立中核科技阀门
3、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特种阀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蓄技术实力,大力进军高端阀门领域。公司在“十二五”期间获得了三代核电机组阀门的成套供应能力、四代核电机组关键阀门的供应能力。公司核燃料真空阀及浓缩铀生产关键阀门四大类总体性能达到或超过进口产品水平,具备成套供货能力;深度参与“华龙一号”K2K3阀门项目研制及供货。公司在“十三五”期间承接了三代核电AP1000关键阀门国产化、中核集团“龙腾 2020”关键阀门研发等重大项目。核电行业景气度又至,主设备零件商核电行业景气度又至,主设备零件商有望有望充分受益充分受益。近年来核电机组建设批复加速,2021 年核准 6 台,2022 年 10 台,202
4、3 年预计在 10 台以上,我国进入了以第三代核电站“华龙一号”、“国和一号(CAP1400)”为主的商用核电建设高峰期。据“十四五”规划,至 2025 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70000MW。至 2021年末,中国大陆地区运行机组 53 台,装机容量 54646.95MW,占全国总供电量比的 5.02%。根据核能协会张廷克表示,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规模将达到 70000MW 左右,在建装机规模接近 40000MW。到 2035 年,我国核电在运和在建装机容量将达到 200GW 左右,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 10%左右。未来15 年仍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核电建
5、设有望按照每年 6-8 台持续稳步推进。据我们测算,单台华龙一号的建造费用为单台 186 亿元左右,按年均 6台机组,“十四五”期间核电投资相较于“十三五”增速为 157.38%。中核科技作为中核集团的老牌国企,在核级阀门领域拥有 1、2、3 级阀门供应资质,未来或将充分受益迎来较大发展。乏燃料乏燃料后处理至关重要,目前缺口较大后处理至关重要,目前缺口较大。乏燃料后处理可以大大提高铀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显著降低高放废物的处置成本,缩短监管时间。据景业智能招股说明书预计到 2030 年,我国每年将产生乏燃料近 2,637 吨,累积产生乏燃料约 28,285吨,而目前我国乏燃料处理能力仅为 50 吨
6、/年,在建处理能力尚未形成规模化乏燃料后处理能力,离堆贮存能力也已基本饱和,无法满足未来乏燃料的处理需求。随着我国核电批复进入加速期,未来乏燃料后处理能力也有望加大投入加速开工扩建。石油石化与公用工程需求回暖,公司发展石油石化与公用工程需求回暖,公司发展趋势向好。趋势向好。公司在石油石化与公用工程阀门领域具有行业领先的研发制造能力,优势地位明显。随着石油化工行业回暖、市场需求增长,在“以国代进”的背景下,相关业务潜在市场空间广阔。在公用工程领域,随着基建的复苏和国家对智慧水务工程的日趋重视,公司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投资建议: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 15.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