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戴晓虎 教授同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02.252 2一、背景 推动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结合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21453号),对于加快补齐污泥处理短板,提高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3 3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解读4 4一、主要问题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过程产物,富集了污水中
2、30%-50%有机物和污染物质,具有“污染”和“资源”双重属性,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污水处理设施的减排效益将大打折扣。格栅生化处理二沉池沉砂池初沉池污泥处理不当,污水处理大打折扣,污泥是污水处理一半富集污水30-50%COD、15-30%TN、90%TP等污染物2010年污泥处理处置情况5 5一、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污泥问题的关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范,发布了有关规划和政策,加大了科技研发的持续投入,驱动了污泥管理逐步从“重水轻泥”向“泥水并重”转变,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污泥技术和装备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有效支撑了我国污泥处理行业发展。污泥处理处
3、置科技进展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因地制宜单元突破-路线固化-体系集成-初步形成技术体系从无到有-从点到线-由线到面工程示范-评估-实证-初步形成标准体系 好氧发酵+土地利用 厌氧消化+土地利用 干化焚烧+灰渣填埋/建材利用 深度脱水+卫生填埋(过渡性或应急性)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路线主流技术路线戴晓虎戴晓虎,侯立安侯立安,章林伟章林伟,张林张林,杨东海杨东海.中国工程科学中国工程科学.2022年年,第第24卷卷,第第5期期.DOI:10.15302/J-SSCAE-2022.05.0178 8一、主要问题起步晚,资金投入不足p1950年国外泥水共治p2010年国内重视污泥产量大,泥质差p
4、产量巨大,产生集中p含砂量高,含碳量低中国污泥含砂量国外污泥35%-65%20-3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200020022004200620082010安全处理处置率(%)污水污泥污泥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造成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并释放大量温室气体污泥焚烧投资运行成本高、尾气排放要求严格、邻避效应突出我国污泥土地利用比例还较低土地利用受限,出路未完全打通污泥安全处理处置率低污 泥 砂9 9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解读1010二、主要措施针对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难题,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
5、95%以上,基本形成设施完备、运行安全、绿色低碳、监管有效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系,明确要优化污泥处理结构,提升现有设施效能,补齐设施缺口,强化过程监督管理,完善多方保障机制,为推动解决当前污泥处理处置相关问题提出了系列措施。1111二、主要措施实施方案明确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选择的基本原则。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绿色、循环、低碳、生态”理念,结合各地污泥总体规划、自然地理条件、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根据处置的方式来确定污泥处理单元的组合,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污泥处理处置全链条技术路线。因地制宜选择处理方式1212二、主要措施实施方案提出,要鼓励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经厌
6、氧消化或好氧发酵处理后,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用于国土绿化、园林建设、废弃矿场以及非农用的盐碱地和沙化地。这一措施对污泥出路的瓶颈问题解决至关重要,符合减污降碳及资源循环的发展方向。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营养物质,我国土壤矿化有机质缺乏,污泥规范处理后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土或土壤改良剂,对具备土地消纳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应鼓励土地利用。考虑到污泥含有大量易腐败物质和病原菌,在进行土地利用之前,必须进行厌氧或好氧生物稳定化处理,实现污泥易腐有机物和病原菌的削减,以提升污泥稳定化、卫生化水平。此外,应在源头上确保污泥品质,对于有毒有害工业废水混入产生的污泥,应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