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网融合:北京步自系统结构性优化策略指引Principles and tactics for integration of pedestrian-bike lanes,urban green-ways and waterfront spaces in Beijing(triple-network Integration)1.明确目标 092.完善网络 153.加强联系 314.赋能生态 395.保障实施 43 过去的40年,伴随着快速机动化进程,北京步自交通经历了鼎盛、衰落、走向复兴三个发展阶段,经历了“友好 不友好 迈向友好”的发展历程。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2、获批,提出“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的发展愿景。2021年9月,北京市慢行系统规划(2020年2035年)获批,指出“三网”是步自系统结构性优化的关键。领导重视有要求,市民呼吁有需求。一些专家表示滨水绿道不该禁行自行车,北京市领导也要求应该让市民伴着河流骑回家成为现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全市慢行系统规划实施以来,交通、园林、水务等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合力向“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的规划目标迈进。市交通委将城市道路慢行系统品质提升工作常态化,市园林局积极规划建设步行和骑行绿道,市水务局积极响应“沿着河流骑回家”的号召,滨水慢行路的规划和建设如火如荼。在此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规划、实施、管理、运
3、营等部门统筹协调不足、规划设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需要加强水、路、绿三网融合,发挥各自功能特点,实现功能互补,综合提升,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出行需求。目录前言五个“有助于“有助于步自结构优化交 通健 康全龄友好步自文化有助于低碳城市发展双碳生活方式减碳排强碳汇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价值理念传播所有人的城市有助于治理体系完善与治理能力提升部门融合滨 水 空 间生物多样性高质量发展三网界定五项关键策略研究制订北京首个三网融合策略工具箱,引领、促进价值实现城市道路慢行系统城市道路慢行系统是北京市慢行系统的主体,是居民出行的主要物理载体。北京市城市道路慢行网络北京市市级绿道网络北京市河湖滨水慢行网
4、络绿道系统绿道是以绿色空间为基础,专门服务步行、自行车等活动的公共空间系统。绿道的价值在于将市民需求和城乡绿色空间资源有机结合,精细化利用绿色空间。北京市绿道体系包括“市级-区级-社区级”三个空间层次。滨水慢行系统滨水慢行系统基底背景为巡河路、沿河绿化带、滨河市政路。滨河慢行系统选线主要沿河湖岸线布置。满足防汛、居民出行等功能。三网融合:北京步自系统结构性优化策略指引 6 71.明确目标确定顶层目标明确融合情景重塑规划立意1.助力推进首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促进交通与生态文明融合。2.加强城市道路慢行网、绿道网与滨水慢行网的衔接,进一步提升慢行空间品质,提高和改善人民绿色出行
5、水平,鼓励绿色出行。3.示范项目真正具有示范效应,能够示范带动三网融合规划建设。1确定顶层目标 111.明确目标 10三网融合:北京步自系统结构性优化策略指引2明确融合情景三网融合京道,打造面向所有人的慢行融合网络京道城市道路绿道滨水慢行路综合慢行道京道1.0“单系统慢行交通”2.0“综合慢行系统创新实施机制,协同共建舒适、安全、友好的三网融合慢行网络。4种融合情景3重塑规划立意新加坡Park Connector Network(PCN):与滨水慢行道、城市道路与绿道融合综合网络Harmonizaion between PCN and Cycling Path NetworkPCN+滨水慢行道
6、PCN+城市道路PCN+绿道案例 131.明确目标 12三网融合:北京步自系统结构性优化策略指引2.完善网络盘活慢行空间断面优化融合打开公园围墙加强三网衔接多式打通断点融合三网标准1盘活慢行空间绿道与城市道路融合:空间条件局促的绿道,可借助城市道路贯通城市绿道系统,使城市道路慢行空间与绿道空间合二为一,盘活城市慢行空间。通过优化标志指引,使绿道与城市道路慢行系统互联互通。以二环绿道为例,阜成门段线性绿地空间不完整,通过对该段城市道路步行道提升绿化品质、改善铺装材质以及将城市道路步行道与上下游绿道进行衔接,在满足通勤需求的同时,兼顾休闲健身需求,实现城市道路慢行系统与绿道之间的有机衔接与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