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麦肯锡汽车消费者洞察 激流勇进 逆势扬帆: 把握消费新动向, 取胜车市下半场 概述 中国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新常态下 , 乘用车市场也结束了多年的高速增长, 进入了2.0时 代。 然而, 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乘用车市场, 无论在增量维度还是存量维度, 消费者都 展示出了强劲的潜在需求。 扎实的需求基本面使我们坚信: 中国车市正在经历的是短期阵 痛, 未来依然可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 , 我们从本次调研中提炼出以下关键思考: 一、 提升客户经营能力, 盘活“增量+存量”市场基本面: 综合考虑千人拥车量和公路基建 等配套水平, 中国当前的汽车保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拥有诸多出行选项的今天,
2、中国消费者对私家车的刚需依旧坚挺, 增量市场潜力依旧。 而随着保有量增加, 存量 市场的消费升级也不容忽视。 我们尤其注意到, 20万30万元价格带是当前市场的甜 蜜点。 如何在吸引新客户的同时更好地经营已有客户 , 盘活增量和存量市场, 成为车 企在这一阶段能力的分水岭。 二、 重塑品牌体验打入消费者首选名单, 是车企淘汰赛获胜的法宝: 随着存量市场比重增 加和消费者忠诚度的提高, 乘用车市场集中度逐年提升, 特别是自主品牌市场, 头部品 牌占据近80%市场份额, 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的淘汰赛阶段。 消费者购车的初始选单只有 23个品牌, 而最终成交结果近六成都出自初始选单, 打入其中的重要性不
3、言而喻。 三、 线下和线上渠道并举, 构建全新消费者体验: 尽管数字化渠道已成为行业讨论的热 点, 线下渠道在消费者体验方面的作用依然不可取代。 不可否认, 传统4S店的服务模 式已难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而线上渠道目前仍存在信息 繁杂、 沟通效率低等痛点需要解决。 同时, 如何有效融合线上和线下资源, 也是摆在 车企面前的新课题。 四、 以消费者为本, 新四化进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 新能源汽车逆势上扬, 主要原因在于 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大幅提高。 同时, 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更加回归产品 本质, 主流的A、 B级车型将成为未来焦点。 智能化和网联化方面, 消
4、费者对各类新功 能的认可程度不尽相同, 但多数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并不高。 车企开发亮点功能应聚焦 提升消费者体验, 才能保障盈利前景。 五、 围绕消费者痛点开展业务创新, 把握二手车潜在机遇: 约20%的消费者在购车时会 考虑二手车。 作为新兴市场, 目前二手车供给端和需求端尚缺乏完善衔接。 认证二手 车体系在这方面有实施潜力。 有效匹配供给和需求, 同时最大化满足供需两端诉求, 是把握二手车市场机遇的关键。 以上是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最新调研的一些关键发现。 在中国车市进入2.0时代的今天, 我们持续挖掘消费者的真实诉求。 在这份最新报告里, 我们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在中国汽 车市场的客户经
5、营、 品牌建设、 渠道运营、 产品研发、 业务创新等方面给出思考和建议。 32019麦肯锡汽车消费者洞察 42019麦肯锡汽车消费者洞察 0705 1 200111020403 14 06080910 23 12 23 131415161718 10 12 2019 2 上半年 全年 (预测) 1 3 3 20 4 5 6 9 13 12 16 18 24 22 +34% +11% 中国美国 2019年上半年业绩对比 中国乘用车销量 百万辆 尽管整体市场下滑,但仍有 亮点 4%0% 二手车销 量增速 56万15万 新能源汽 车销量 7%-1% 豪华品牌 汽车市场 增速 -3% 资料来源: IH
6、S Markit(2019年9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Edmunds Used Car Report;Inside EVs 车市经历短期阵痛 但需求基本面仍在, 未来可期 关键洞察: 车市放缓只是短期阵痛, 长期看潜力仍存, 较低的千人拥车辆、 对私家车的安全便捷等 诉求仍然是强有力的需求支撑 新趋势: 增换购比例提升, 存量市场崛起;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20万30万元价格带成 为市场甜蜜点; SUV持续风靡 图1 在整体中国车市出现拐点的同时, 细分市场仍有不少亮点 0705 1 200111020403 14 06080910 23 12 23 131415161718 10 1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