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城市建设与更新处2023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城市建设与更新处2023年3月智慧水务发展思考与实践政策要求与现实需求一发展现状二地方实践三未来发展思考四智慧水务发展的政策要求与现实需求第一部分一智慧水务发展的政策要求与现实需求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一是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整体提升应用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2023年2月,中共中央、
2、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一智慧水务发展的政策要求与现实需求(四)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1.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加快推进城
3、市交通、水、能源、环卫、园林绿化等系统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构建。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逐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监测感知网络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对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支撑城市运行“一网统管”。2022年7月,“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22年3月,“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四)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2.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研究基于CIM的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平台构建技术。研发城镇供水、排水管网病害识别技术,管网运行健康评估技术及产品,黑臭水体监测评
4、估与修复治理技术,城市燃气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高效热泵供热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综合交通枢纽高效便捷换乘技术,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监管、大数据分析和模拟仿真技术。一智慧水务发展的政策要求与现实需求2020年10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摘录2012年开始,住建部组织开展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
5、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智慧水务建设列为智慧城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一智慧水务发展的政策要求与现实需求水务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水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智慧水务是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挖掘和广泛运用水务信息资源,包括水务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全面提升水务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实现更全面的感知、更主动的服务、更整合的资源、更科学的决策、更自动的控制和更及时的应对。一智慧水务发展的政策要求与现实需求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供排水设施规模增长供排水设施规模增长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
6、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水务管理质效提升居民服务需求提高水务管理质效提升居民服务需求提高应用场景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应用场景丰富市场前景广阔“智慧水务”发展基础坚实发展空间广阔“智慧水务”发展基础坚实发展空间广阔城镇化率城镇化率2022年年65.2%1978年年17.9%智慧水务发展现状第二部分二智慧水务发展现状智慧应用、自主决策互联互通、服务整合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化智能化信息化第一阶段是智慧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物联网建设、云计算中心建设等,实现数字化。第二阶段是融合的智慧水务建设阶段,将来源于不同领域的水务信息资源实现基础性的互联和互动挖掘,形成互通的水务信息服务。第三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