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杨 松松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2023年年3月月31日日边缘计算下基于无服务器计算的视频流传输研究2团队介绍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先进网络研究所 学术带头人:李凡教授,祝烈煌教授 研究团队:陆慧梅、杨松、余皓然、段春晖、Kashif Sharif、黎有琦 科研成果 近三年,累计发表CCF A类、SCI一区等国际顶级期刊和学术会议论文60余篇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10余项 研究方向 先进网络: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分布式网络、云计算/边缘计算、网络功能虚拟化等 移动计算:智能感知、射频识别、无源感知、室内定位、身份认证、可穿戴
2、计算等 智能计算:博弈论、多智能体系统、智能决策、强化学习等3自我介绍 教育背景 2004.09-2008.07: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工学学士 2008.09-2010.07: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学硕士 2011.01-2015.06: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5.08-2017.07: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玛丽居里奖学金)2017.12-至今: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预聘副教授,长聘副教授 研究领域 云计算、边缘计算、网络功能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量子网络、人工智能4背景边缘计算概念 靠近终端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就近提供计算服务 融合网
3、络、计算、存储、应用等核心能力的分布式平台,连接物理和数字世界的桥梁5背景边缘计算起源 边缘计算的诞生 边缘计算的范围 云-边缘-终端 云边协作、智能调度 边缘智能、效率提升1998年Akamai公司提出内容分发网络(CDN)2005年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提出功能缓存的概念2009年Satyanarayanan等提出Cloudlet概念Molina提出海计算概念2010年提出移动边缘计算。服务于移动用户,提升移动用户体验2012年思科公司提出雾计算中国科学院提出海云计算2013年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首次提出边缘计算(EC)2019年边缘计算元年发展迅猛6背景边缘计算范式 计算范式类型 边缘计算
4、 计算能力下沉 雾计算 关注水平融合 海计算 海量终端设备连接及计算 多接入边缘计算(MEC)移动网络能力下沉7背景边缘计算发展 边缘计算:无所不能的数字演进 实现边缘计算平台的动态管理与高效运行 决策边缘计算任务的计算卸载与协同处理 降低边缘计算数据的冗余传输与低效存储 典型应用场景 自动驾驶、智慧工业、智慧城市等 未来发展趋势 泛在感知、普适计算 万物互联、万物智联、万物赋能8背景无服务器计算(Serverless computing)Serverless定义 FaaS应用=FaaS(函数即服务)+BaaS(后端即服务,持久化或第三方服务)FaaS(函数即服务),无需关心服务端运维的函数服
5、务(容错、容灾、安全验证等)专注业务、提效降本、弹性按需、付费按量(调用次数、时长等)Serverless是云原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9背景Serverless范式 云计算服务模式:IaaS、PaaS、SaaS、FaaS 事件驱动、函数响应、细粒度管理 Serverless架构 开发人员专注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 运维人员负责服务器配置等业务保障10背景Serverless优势 Serverless函数 适用于短时间的、无状态的、事件驱动的应用 以应用为中心,零代码改造,快速容器化 Serverless业务场景 面向函数、面向业务、面向服务 Serverless平台 AWS Lambda、Azure
6、 Functions Google Functions、IBM Functions 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11背景 视频是互联网应用的主角 消费互联网:用户生产内容(UGC)产业互联网:专业生产内容(PGC)5G时代:大视频时代 超高清:4K/8K(大带宽)沉浸式视频:AR/VR/MR/XR(低时延)交互式视频(多路)(广连接)视频应用 典型业务:点播、直播、短视频等 在线教育、在线娱乐、数字孪生等*Ref:Cisco Visual Networking Index:Forecast and Trends,20172022 White Paper12背景视频流传输 基于HTTP的动态自适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