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碳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发展应用论坛公司名称:雄安许继电科综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姓 名:刘 洋低碳建筑光储直柔系统探索与实践 案例应用目 录0304 形势政策探索研究0102解决方案形势政策u 双碳目标下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的紧迫性“30/60”双碳目标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和行动方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发言:“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建筑40%工业36%交通24%建筑领域是我国社会总能耗(折标准煤)的三大领域之一,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和节能潜力。促进建筑产业快速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型,探索新型运营模式,是
2、建筑业为双碳目标作出贡献的重要途径。l 全生命周期绿色建造l 朝近零能耗方向发展l 采用先进节能技术l 数字化、智能化双重化升级数字革命l 建筑基因与数字基因双基因融合低碳革命l 建筑生态与数字生态双螺旋发展发展方向形势政策u 光储直柔系统发展要求中央层面部委层面地方层面“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 住建部 科技部 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发展柔性用电建筑,开展城市低碳能源系统、光储直柔新型配电系统应用,进行光储直柔系统关键技术、设备研究、示范与推广,主动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
3、。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务院 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建设光伏、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中国建筑发展规划政策体系,对提升建筑运行智慧化、低碳化、资源化水平提出了新的需求北京 北京市“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上海市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江苏省“十四五”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规划河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雄安新区近零能耗建筑核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河南 雄安 .提升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水平,部署“光伏+”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研究开发“光储直柔”新型建
4、筑用能系统等低碳高效能源领域的新技术上海 江苏 案例应用目 录0304 形势政策探索研究0102解决方案探索研究如今为何推广用户侧低压直流?低压直流系统拓扑结构灵活便于分布式能源能接入能量传输高效、安全可靠供电能力强低压直流行业相关标准的制订正在快速推进关键技术与核心元件的瓶颈正在不断突破低压直流生态产业正在蓬勃发展u 交流电VS直流电u 直流配电应用在建筑中的优势直流配电技术减少能源变换环节,提高能源消纳能力,是实现能源互联的高效方式LED照明LED照明 直流家电 数据中心 电动汽车能效提升VS交流接入 直流接入建筑光伏规模扩大直流电器日渐普及设备价格不断下降直流配电发展条件探索研究特征1:
5、高比例多模光伏特征3:高可靠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特征4:母线电压动态稳定控制及调节特征5:多元柔性负荷特征2:安全设计储能系统特征6:与城市电网深度互动建筑光储直柔系统 通过多序列电压等级低压直流网,实现光伏、储能、直流负荷高效互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自给率提升,降低对公共电网的依赖,同时挖掘建筑与电网柔性互动能力,实现负荷柔性调控,支撑公共电网的运行。光储直柔系统主要特征u 什么是建筑光储直柔光-清洁电能(建筑资源)储-调节资源(系统支撑)直-传输网架(新型配电)柔-弹性负荷(评价指标)0101020204040303光储直柔探索研究u 公司在光储直柔方面的研究探索 2022年,公司联
6、合清华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申报了国网总部科技项目“电网友好型低碳建筑“光储直柔”系统互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从拓扑结构、能量交换技术、自适应控制策略、评价体系、整体解决方案及示范工程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及验证。l 雄安许继电科综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l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l 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产学研用l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单位)l 清华大学 储能、充电设备接口开发;互动系统软件开发;直流灭弧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工程示范、系统验证源网荷储端口特性;端口自适应控制;系统稳定运行控制;系统保护策略直流拓扑结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电价政策及激励机制;互动模式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