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浦银国际研究浦银国际研究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科技科技行业行业 本研究报告由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分析师编制,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分析师披露、商业关系披露及免责声明。小米(小米(1810.HK):静待智能手机行):静待智能手机行业需求复苏业需求复苏 重申小米的“买入”评级,重申小米的“买入”评级,上调上调目标价至目标价至 15.4 港元,潜在升幅港元,潜在升幅 27%。重申小米的“买入”评级重申小米的“买入”评级:受到短期智能手机需求疲软的影响,今年上半年预计小米的业绩依然承受压力,但是,我们认为小米下半年会受益于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需求逐步复苏,迎来收入端和毛利率的双重提升。并且,进入 20
2、24 年,公司的智能电动车业务带来的收入增量,从而提升估值空间。目前,小米自身及二级市场对公司的预期已经在筑底向上。因此,我们重申小米“买入买入”评级。下调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但是高端机型和折叠屏有望推动高下调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但是高端机型和折叠屏有望推动高端需求稳定增长端需求稳定增长:与去年12 月科技展望中预测相比,我们下调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至 11.8 亿部,同比下降 2.4%。但是,我们预期全球智能将在今年下半年迈入缓慢的复苏通道。渠道库存回归健康水位、外部宏观环境改善、终端消费信心提振都将推动下半年的边际改善。并且,我们也关注到折叠屏的机型高速增长有望维持高
3、端机型的稳定增长。预期小米预期小米 2024 年有明显的利润增长和业绩释放年有明显的利润增长和业绩释放:小米四季度的营业利润存在压力,主要由于电动车业务的高投入。我们预期相关费用投入将在 2023 年持续。但是,进入 2024 年,小米老业务(手机、IoT、互联网)随着规模与利润战略重心转移,有望迎来利润提升。同时,新能源车带来的收入贡献,也将带来估值和市值的加成。估值:估值:我们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对小米进行估值。我们分别给予小米 2024 年智能手机、IoT 和互联网业务 18.0 x、25.0 x、18.0 x 的目标市盈率,给予其他业务(主要是智能电动车)2.5x 的目标市销率,得到 1
4、5.4 港元的目标价,潜在升幅 27%。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恢复不如预期,下半年增长较为乏力。手机终端及供应链去库存的速度弱于预期,拖累手机品牌的出货量。行业竞争再次加剧,玩家利润率承压。海外宏观环境波动影响海外消费电子需求。新能源车进展不如预期。图表图表 1: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2021-2025E)人民币百万元人民币百万元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营业收入 328,309 280,044 275,026 308,519 345,621 同比增速 34%-15%-2%12%12%股东应占净利润 19,339 2,
5、474 3,114 3,579 4,447 同比增速-5%-87%26%15%24%目标 PE(x)17.4 135.4 108.2 94.2 75.8 目标 PB(x)2.4 2.4 2.4 2.3 2.2 E=浦银国际预测 资料来源:公司报告、浦银国际 浦银国际浦银国际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小米(小米(1810.HK):静待智能手机行业需求复苏):静待智能手机行业需求复苏 沈岱沈岱 科技分析师 tony_(852)2808 6435 2023 年 3 月 30 日 评级评级 目标价(港元)目标价(港元)15.4 潜在升幅潜在升幅/降幅降幅 27%目前股价(港元)12.1 52 周内股价区间(
6、港元)8.3-14.6 总市值(百万港元)302,264 近3月日均成交额(百万港元)1,022 注:截至 2023 年 3 月 29 日收盘价 市场预期区间市场预期区间 SPDBI 目标价 目前价 市场预期区间 资料来源:Bloomberg、浦银国际 股价表现股价表现 资料来源:Bloomberg、浦银国际 HKD 8.1HKD 20.0HKD 11.3HKD 15.4(20%)(10%)0%10%20%0510152025小米集团-W股价(港元)相对于MSCI中国信息技术指数表现(右轴)扫码关注扫码关注 浦银国际研究浦银国际研究 2023-03-30 2 目目录录 预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