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实践路径和世界意义“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报告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前 言/1一、中国的“DREAM”实践路径/3(一)防返贫动态监测(Dynamic Poverty Prevention).4(二)乡村特色产业支持(Rural Industry Support).6(三)东西部协作(East-West Paired Assistance).8(四)搬迁居民社会融入(Assimilation of Relocated Residents).9(五)乡村治理现代化(Modernization of Rural Governance).11二、中国实践的典型案例/13(一)河北邢台市巨鹿县
2、构建“1+3+1”防返贫机制.14(二)贵州铜仁市湄坨村发展现代生态茶产业.16(三)粤桂打造农产品生产商贸合作新模式.17(四)云南怒江州系统推进易地搬迁居民社会融入.18(五)福建厦门市莲花镇拓展“邻长制”乡村治理新路径.21目 录三、中国实践的世界启示/23(一)充分发挥多边机构的统筹作用.24(二)深化包容普惠发展的区域协作.26(三)推广普及产业减贫的发展逻辑.27(四)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整体思路.29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过去 10 年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201
3、3 年至 2020 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 9899 万人,年均减贫 1237 万人,贫困发生率年均下降1.3个百分点1,中国如期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1 年,中国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举全社会之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减贫治理事业的稳步推进,不仅得益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广阔机遇,更有赖于中国政府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科学统筹规划。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
4、有效衔接方面,中国走出了一条立足国情实际的“DREAM”实践路径,形成了防返贫动态监测(Dynamic Poverty Prevention)、1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脱贫地区农民生活持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国家统计局,2022 年10月11日。前 言封面组图(从上至下)图 1:怒江州泸水市和谐社区图 2:怒江州福贡县鹿马登乡拉马得社区图 3:保山泸水高速公路图 4:怒江州福贡县城江西易地搬迁安置点供图单位:中共怒江州委宣传部中国的“DREAM”实践路径乡村特色产业支持(Rural Industry Support)、东西部协作(East-West Paired
5、 Assistance)、搬迁居民社会融入(Assimilation of Relocated Residents)、乡村治理现代化(Modernization of Rural Governance)五重维度的减贫治理体制机制,为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破解全球减贫难题树立了中国 样本。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 2023 年 3 月 45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的实践路径和世界意义一、中国的“DREAM”实践路径(一)防返贫动态监测(Dynamic Poverty Prevention)减贫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中国已全面消除绝对贫困,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
6、贫。然而,农村脱贫人口中的老年人、残疾人、孤寡人群等生理性弱势群体与社会性弱势群体,不仅自身经济发展能力薄弱,往往还存在着家庭经济保障困难等问题,面对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突发意外事故等情况,依然存在着返贫致贫的长期潜在风险。有效预防脱贫不稳定、脱贫边缘人群的大规模返贫,需要常态化、系统性的防返贫监测及帮扶机制。为确保消除绝对贫困成果的稳定可持续,中国政府构建起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通过低收入农村居民自主申报信息、农村基层干部精细化上门排查、社会保障与卫生健康部门数据联网预警等方式,形成镇、村、组全覆盖的监测网格体系,层层筛查、不留遗漏,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并实时动态收集监测数据。一旦发现监测对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