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公平普惠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指南规划工具和案例应用Guidebook for the City-based Equitable Carbon Peaking&Neutrality RoadmapsPlanning Tools and Case Studies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所(ISC)2022年8月致谢课题组主要成员报告编写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力合作,参考了大量文献和资料,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专业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感谢瑞典邮政基金会(SPF)对本项目提供的支持。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所(ISC):潘 涛,耿 宇,王 娟,余晓凌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廖翠萍,谢鹏程,刘 桢湖南省联创低碳经济发展
2、中心:武金装,尹中昊,张 繁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陈 瑞,康 磊,许光耀*声明:本报告数据测算基于国内政府公开数据,参考国内外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已经公开发布的数据和研究报告,仅用于研究参考。目录CONTENTS3城市双碳规划工具:碳中和发展水平测评P.0644.1 框架与原则4.2 社会影响评估指标体系4.3 指标评估151618城市气候公平规划工具:社会影响评估指标体系P.142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的模块化设计框架P.031P.01前言66.1 城市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6.2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的“施工图”6.3 气候行动与民生工程协同实现气候公平6.4 下一阶段工作重点5
3、0515759结论和建议7附录:参考资料和文献P.61P.4955.1 长沙市:碳中和规划助力长株潭都市圈的发展5.1.1 长沙碳中和情景模拟5.1.2 长沙碳达峰碳中和社会影响评估5.2 天津市:传统工业港口城市的碳中和之路 5.2.1 天津市非化石能源潜力评估5.2.2 不同情景二氧化碳排放预测5.2.3 天津碳达峰碳中和社会影响评估5.2.4 天津碳达峰提升方案建议5.3 广州市:低碳发展现状及社会影响评估5.3.1 广州市能源消费现状5.3.2 广州市二氧化碳排放情况5.3.3 广州市低碳发展主要工作及成效5.3.4 广州市双碳社会影响评估及城市对比分析2122293132333435
4、3738394147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的模块化设计框架P.206CHAPTER01前言02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5 C 特别报告(2018 年),如果要将全球气温平均升幅限制在 1.5 C 之内,必须要采取更大规模、更深度的减排手段,这包括:到 2030 年全球净人为 CO2排放量比2010 年减少约 45%,到 2050 年左右达到净零水平。对此,中国已向全世界做出了相应的承诺。在 2015 年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 CO2排放在 2030 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CO2的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5、20%左右。2020 年 9 月 22 日,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又提出我国将争取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 年 4 月 23 日召开的 40 国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关系各国人民的福祉,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探索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各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30 年左右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目标(简称“双碳”目标)提出将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未来数十年内社
6、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这也是一个极具挑战的目标,其实现必定要求能源结构、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乃至消费结构的重塑和变革,也势必对现行社会结构和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 2021 年 3 月 15 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所强调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场变革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这既是一项长期的课题,又是一项迫在眉睫着手的工作,必须在当前双碳设计图和施工图阶段充分考虑并加以措施落实。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所(ISC)在瑞典邮政基金会(SPF)资助支持下开展城市深度脱碳长期规划研究项目(DELTA 项目)第一期项目期为 18 个月,从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