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G 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催生了众多互联网新兴业务,数字化转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新基建”是国家从经济长远发展角度提出的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国家战略,它是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的基础设施。互联网业务的访问不再一个个孤岛似的的网络连接,而是更细度的端到端的远程访问,数据价值水涨船高,引发了外网 APT 攻击持续高发。同时,利用端到端连接构造的 APT 攻击也更加多样化,勒索病毒、邮件钓鱼、0day 漏洞利用让我们目睹了边界防御对端到端远程连接访问时夹带威胁的无奈。刚刚过去的 2020 年,快速爆发的疫情对各行各业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然而 2
2、020 年已经过去了,疫情并没有结束。这让我们意识“新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影响人类传统生活模式的自然灾难,与病毒共生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互联网远程工作、端云协同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并成为当代人们生产生活的常态。刚需之下,我们看到了传统 VPN 网络在远程办公访问重压下的苍白,设备瘫痪、利用漏洞绕过验证、设备失陷等等。边界防御在业务和安全的双重重压下备受挑战,“可信网络”成为传统安全防御架构演进的严重瓶颈和障碍,“零信任”成为探索新基建网络安全建设的重要理念和实践。本报告中部分图表在标注有数据来源的情况下,版权归属原数据所有公司。安全牛取得数据的途径来源于厂商调研、用户调研、第三
3、方购买、国家机构、公开资料。如不同意安全牛引用,请作者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协调给予处理(或删除)。报告有偿提供给限定客户,应限于客户内部使用,仅供客户在开展相关工作过程中参考。如客户引用报告内容进行对外使用,所产生的误解和诉讼由客户自行负责,安全牛不承担责任。引 言免责声明 本次调研发现,78.9%国内用户认为零信任还处于概念热度期,但对运用零信任安全相关解决企业数据中心远程访问、云计算服务访问、边缘计算、5G、新兴互联网等场景下的安全问题充满信心。超过 80%的调研用户表示有零信任应用计划,其驱动因素包括有外来的互联网风险、业务发展及疫情影响。零信任构架是融合了网络安全、认证、加密、计算环境
4、安全、数据安全等技术构建的基于熵减的开放的安全系统。构建零信任网络的核心组件和支撑组件都可以因地制宜,但身份验证是所有零信任实践的基础。访问策略决策点前置,其安全能力和信任策略的可用性、有效性、可靠性将会成为新挑战。基于云的零信任访问方案可以快速构建企业安全能力,帮助企业降低安全部署成本。零信任技术可以将安全延伸到端,将成为未来端、边、管、云融合协同应用中端到端连接的新安全赛道。目前用户认为零信任还没有技术/行业标准支撑,没有标准化的信任基线和通用的访问控制模型,企业规划没有可衡量的尺度,是零信任体系建设的主要挑战。另外,安全产品缺少开放标准,不同厂家的产品之间没有开放接口和互联互通,尽管市场
5、上产品非常丰富,但多是各自孤立的系统,难与零信任核心组件有机融合。部分用户认为零信任体系建设周期长、开发成本高,零信任投产上线后防御能力的增强和引入的风险不清晰,其效益无法量化评估,建设是否能得到公司领导层的有力支持是个挑战。最后,零信任架构技术复合度高,安全运维的复杂度也是用户担心的主要问题之一。报告关键发现 第一章 零信任(Zero Trust)简介.1 1.1 基本概念.1 1.2 驱动因素.2 1.3 发展历程.3 1.4 市场调研分析.4 1.5 技术成熟度.8 1.6 标准化现状.9 1.7 总结.9 第二章 核心能力和技术实现.10 2.1 零信任架构.10 2.2 技术实现.1
6、1 2.3 能力模型.16 2.4 总结.16 第三章 典型应用场景.17 3.1 云计算应用.17 3.2 远程办公应用.18 3.3 远程会议/协同应用.19 3.4 特权访问应用.20 第四章 企业零信任能力构建指南.22 4.1 企业零信任需求评估.22 4.2 遵循的基本原则.22目 录 4.3 架构设计的建议.23 4.4 旧系统迁移的建议.24 4.5 新系统的建设建议.24 第五章 行业应用实践.26 5.1 银行远程办公的零信任应用.26 5.2 制造企业权限管控的零信任应用.28 5.3 流动数据管控的零信任应用.30 第六章 建设的挑战.32 6.1 政策环境.3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