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Ta行业报告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深度研究 通信通信 受益于万物互联的物联模组与智能控制器受益于万物互联的物联模组与智能控制器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物连接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物连接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5 5G G大连接加速万物互联大连接加速万物互联 物联网行业可分为四层结构八个环节,据loT Analytics预测,2025年全球IoT连接数将较2021年增长121%,2021-2025年CAGR达22%。截至2022年11月,我国蜂窝物联网用户数由2021年11月14亿用户数增长至18.2亿,同比增长30%,蜂窝物联网用户数月度同比增长均处于25%以上,当前处于物连接数快速增长阶段。
2、移动通信经历4次变革,从1G到5G技术,5G大连接特点有望加速推进万物互联。通信模组和智能控制器领域最先受益于物联网政策推动通信模组和智能控制器领域最先受益于物联网政策推动 2010-2022年间,国内相关部门、美日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和世界上主流科技巨头华为、微软、谷歌、软银等,均有印发相关物联网相关政策,通信模组和智能控制器作为万物互联的核心部件有望最先受益。全球通信模组份额呈现东升西落全球通信模组份额呈现东升西落 全球通信模组厂商中,国内厂商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成为行业内主要供应商。据Counterpoint统计,2017年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海外公司占比达42%以上,国内公司仅23%;2
3、022Q2,国内公司出货量占比达68.2%,同期海外公司出货量占比为23%。我们认为国内模组厂商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物联网产业链有望受益于5G技术和政策加速,行业整体将迎来较大的投资机会。我们结合产业链相关层次、市场空间、竞争格局等方面,重点推荐: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有方科技、和而泰、拓邦股份、移为通信。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系统性风险;海外市场拓展受阻;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增速不及预期;智能控制器企业第二成长曲线拓展不及预期 重点推荐标的重点推荐标的 简称简称 EPS PE CAGR-3 评级评级 2022E/A 2023E 2024E 2022E/A 2023E
4、2024E 广和通 0.73 1.01 1.37 29.47 21.03 15.58 37.57%买入 移远通信 3.24 4.85 6.89 33.84 22.60 15.82 45.90%买入 移为通信 0.51 0.70 0.95 26.04 19.03 14.10 35.90%增持 有方科技 0.00 0.00 0.00 0.00 0.00 0.00-和而泰 0.60 0.81 1.11 27.33 19.85 14.61 35.49%买入 拓邦股份 0.46 0.65 0.91 26.40 18.74 13.37 40.71%买入 美格智能 0.78 1.23 1.82 38.37
5、24.25 16.44 52.70%增持 数据来源:wind,EPS/PE 取自 wind 一致预期,股价取 2023 年 3 月 14 日收盘价 证券研究报告 2023 年 03 月 14 日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建议:上次建议:强于大市 相对大盘走势相对大盘走势 Table_First|Table_Author 分析师:孙树明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1070001 邮箱: Table_First|Table_Contacter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1、AI 和 HPC 助力 AOC/DAC、CPO 市场规模增长通信2022.12.26 2、重点关注 5G 前传领
6、域的细分市场机会通信2022.11.27 3、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发布,重视北斗器件、应用星辰大海通信2022.11.04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2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投资聚焦投资聚焦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在新一代通信技术基本覆盖的背景下,物联接数已经完全超越人连接数,未来万物互联趋势保持向上。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包括物联网连接数高增阶段、物联数据高增阶段和物联市场高增阶段,当前处于物联连接数高增阶段。随着全球以及国家政策的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将迎来较多发展机遇。不同于市场的观点不同于市场的观点 市场认为物联网模组增速接近
7、下行拐点,我们认为政策加码产业数字化,下游应用场景较多,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放开,下游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智能汽车等领域复苏将会带动上游物联连接数的需求大幅提升,通信模组和智能控制器的出货量有望随着下游复苏。同时 5G 大连接推动物联接数持续增长,物联网连接数增速有望保持高增。股价催化因素股价催化因素 数字经济趋势加速;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快速发展;物联接数重回增速上行通道;核心结论核心结论 5G 时代,由移动互联时代过渡到万物互联时代,物联网整体产业将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对物联网产业链的四层结构八个环节进行分析,结合物联网当前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重点关注标的如下:通信模组领
8、域: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有方科技 物联网终端稀缺公司:移为通信 物联网智能控制器:和而泰、拓邦股份 qQoPZV8ZeUdXoWcVxU9PbPbRnPmMtRtQjMrRnOeRqRtO6MqRrRNZqRoOMYpOtM 3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1 1 5G5G 时代物联网连接数高增助力上游厂商时代物联网连接数高增助力上游厂商 .6 6 1.1 行业结构: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6 1.2 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正在发生.8 1.3 物联网连接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10 2 2 模组:下游多场景应用驱动行业快速
9、增长模组:下游多场景应用驱动行业快速增长 .1313 2.1 无线通信模组简介.13 2.2 产业政策推动多家大厂布局物联网领域.17 2.3 物联网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广泛.22 3 3 物联网模组行业景气度高,全球市场份额物联网模组行业景气度高,全球市场份额“东升西落东升西落”.2323 3.1 汽车智能化浪潮推动汽车网联渗透率提升.23 3.2 数字化加速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7 3.3 国内车联网市场规模较全球增速领先.29 4 4 重点公司推荐重点公司推荐 .3232 4.1 移远通信.32 4.2 广和通.34 4.3 美格智能.34 4.4 有方科技.35 4.5 移为通信.
10、36 4.6 和而泰.37 4.7 拓邦股份.38 5 5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3939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4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 1:物联网的四层架构.6 图表 2:物联网产业链.7 图表 3:物联网产业链分层价值占比示意图(%).8 图表 4:移动通信技术的变革.9 图表 5:机器联网到边缘计算时代.9 图表 6:万物互联涉及的领域.10 图表 7:物联网连接数已超过人联网(十亿).11 图表 8:全球消费电子出货量同比增速.11 图表 9: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十亿).11 图表 10:中国蜂窝物联网用户数(亿).12 图表 11:物
11、联网发展三阶段:连接-感知-智能.13 图表 12:无线通信模块分类.13 图表 13:无线模组分类.14 图表 14:不同速率通信模组应用场景.14 图表 15:3GPP 关于 4GLTECat.X 的定义(截至 Release13).15 图表 16:SIMCOM7600 系列的 4G 通信模组拆解图.15 图表 17:通信模组成本构成.16 图表 18:通信模组逻辑结构示意图.16 图表 19:移远通信车规级模组.16 图表 20:2010-2022 中国物联网政策梳理.17 图表 21:2016-2022 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20 图表 22:各国政策鼓励物联网发展.20 图
12、表 23: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及增速.21 图表 24:全球企业从不同环节布局物联网.21 图表 25:2019-2021 中国物联网市场层级结构预测(亿元).22 图表 26:物联网产业链应用层.22 图表 27:通信模组发展历史.23 图表 28:物联网模组主要参与者.24 图表 29:2022Q2 全球通信模组出货量份额(%).26 图表 30:2021Q4 全球通信模组收入份额(%).26 图表 31:2017 年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格局.26 图表 32:国内外通信模组厂商收入增速对比(%).26 图表 33:工业革命历程.27 图表 34:中国工业互联网增加值规模及占 GDP 比重
13、.28 图表 35: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工业互联网.28 图表 36:全球主要地区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亿美元).29 图表 37: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29 图表 38:V2X 示意图.30 图表 39:2018-2025 智能网联功能新车渗透率趋势.30 图表 40:2017-2026 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及预测.30 图表 41:车联网产业链.31 图表 42:全球智能互联汽车全球出货量及预测.31 图表 43:2021(内)和 2025 年全球智能汽车保有占比.31 图表 44: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情况(十亿美元).32 图表 45: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32 图表 4
14、6: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对比.33 图表 47:移远通信盈利预测.33 5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 48:广和通盈利预测.34 图表 49:美格智能盈利预测.35 图表 50:有方科技盈利预测.36 图表 51:移为通信盈利预测.37 图表 52:和而泰盈利预测.38 图表 53:拓邦股份盈利预测.39 6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1 5G 时代物联网连接数高增助时代物联网连接数高增助力力上游厂商上游厂商 1.1 行业结构: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行业结构: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 物
15、联网行业可分为四层结构: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与应用层。感知层: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行业最底层的架构和基础,包括基础芯片、传感器、执行器、RFID、二维码等感知装置。感知层的主要功能是感知外界环境、采集数据信息,外界数据经过简单处理后,通过传输层将信息传递到平台层,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认知。传输层:传输层:传输层是物联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输层一般包括有线传输及无线传输,是物联网中较为成熟的部分。传输层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类网络、线路,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及时、安全的传递给平台层,做进一步地数据处理和应用。平台层:平台层:平台层是物联网行业的核心,包括连接管理平台、设备管理平台、应用使能平台和业
16、务分析平台。平台层作为联结感知层与应用层的重要环节,为物联网行业的各个参与部分提供服务。其肩负着管理物联网设备、处理物联网数据、为用户提供物联网应用,以及分析、处理和预测物联网数据的职能。应用层: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行业的物理载体,是物联网的最终现实表现。应用层基于平台层数据,将物联网技术与垂直应用场景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各类特定的应用服务。随着各类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物联网各领域数据的持续整合,未来的物联网应用将会更加智能化、多样化、泛在化。图表图表 1 1:物联网的四层架构:物联网的四层架构 来源:wind,亿欧智库,国联证券研究所 物联网产业链划分为八个环节:芯片、传感器、控制器、通信
17、模组、通信网络、物联网平台、物联终端、智能化平台。7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芯片:物联网行业的“地基”。芯片:物联网行业的“地基”。芯片是物联网底层硬件设备厂商的核心,包括广域通信芯片、局域通信芯片、AI 芯片、控制芯片等。传感器:物联网感知的“基础”。传感器:物联网感知的“基础”。传感器是用来感知外界变化,并收集相关物联信息的元器件。传感器分为传统感知装置和新型传感器,传统感知装置发展比较成熟,包括传统敏感元器件、RFID、二维码等;新型传感器对体积、功耗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生物识别、雷达等各类信息收集元器件。控制器:物联网设备的“指
18、挥中心”。控制器:物联网设备的“指挥中心”。控制器是根据传感器的各类感知数据,根据设定的逻辑规则,无需外界干预即可让被控制对象始终保持在特定的状态或性能的设备。现阶段主要以数字控制器为主,包含电子元器件和嵌入式软件等多个部分。通信模组:物联网实现网络信息传输的“重点”。通信模组:物联网实现网络信息传输的“重点”。通信模组是物联网设备实现网络信息传输的重要部件,可以分为非蜂窝模组和蜂窝模组两部分。常见的非蜂窝模组技术包含 WiFi、蓝牙、ZigBee,以及第三方厂商的 LoRa、SigFox、ZETA 等;常见的蜂窝模组技术包含 2/3/4/5G、NB-IoT 和基于 LTE 技术的 Cat1、
19、eMTC 等。不同的通信技术对应不同的通信模组,NB-IoT、LoRa、SigFox 和 ZETA 属于 LPWA 技术(低功耗广域网),专为低带宽、低功耗、远距离、大量连接的物联网应用而设计。通信网络:物联网信息传递的“通道”。通信网络:物联网信息传递的“通道”。通信网络是物联网产业链中最为成熟的环节。传统意义上的通信网络以运营商运营的有线宽带、2/3/4/5G 移动通信网络为主。物联网很大程度上可以利用现有网络体系,因此,运营商也在物联网行业不断发展。新型通信网络还包含卫星通信和量子通信技术,为物联网行业提供了更多通信网络的选择。物联网平台:物联网数据整合的“中心”。物联网平台:物联网数据
20、整合的“中心”。物联网平台汇聚了各类物联网数据,承载着管理物联设备、存储物联数据、为 IoT 的深入开发提供技术支持的职能,以便于下游应用层的适用。各类通信、互联网、AI、大数据、ICT、工业互联等厂商均搭建有相应的物联网平台,聚焦物联网行业的发展。物联终端:物联网的“硬件载体”。物联终端:物联网的“硬件载体”。物联终端是指集成了物联网技术,具有感知和通信模块,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终端硬件设备。物联终端可以分为个人端、企业端和政府端三部分。个人端物联设备主要以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为主,企业端物联设备包括城市基础设施设备(智能水表、智能电表、智能燃气表等)、车联网设备、工业互联网设备和智慧物流设备
21、等,政府端设备主要以智能摄像头等智慧城市项目为主。智能化平台:物联网数据价值的“深入挖掘”。智能化平台:物联网数据价值的“深入挖掘”。智能化平台是需要根据现实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所搭建,定制化程度较高。智能化平台是在物联网与行业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对行业物联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和分析,为平台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赋能各类行业的发展。图表图表 2 2:物联网产业链:物联网产业链 8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来源:wind,前瞻 2019 年物联网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物联网智库 2020 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报告,国联证券研究所 根据中商情报网,引用麦
22、肯锡的报告数据,当前我国物联网行业中,应用层与平台层占据了物联网产业链绝大部分价值,占比分别为 35%和 34%。感知层部分市场空间也比较广阔,占全行业价值的 21%。传输层占比最小,仅为 10%。图表图表 3 3:物联网产业链分层价值占比示意图(:物联网产业链分层价值占比示意图(%)来源:wind,中商情报网,麦肯锡,国联证券研究所 1.2 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正在发生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正在发生 9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5G 加速推进“万物互联”,数据规模激增推进边缘计算 移动通信技术已经经历 4 次变革,从 1G 技术到 5G 技术。4G
23、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移动互联的时代。2020 年以来,随着 2019年 5G 牌照的发布,我们正式进入 5G 时代。5G通信协议中对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和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做了专门的设计,我们正在进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互联”的万物互联时代。图表图表 4 4:移动通信技术的变革:移动通信技术的变革 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整理 数据规模激增,万物互联推动边缘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从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移动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边缘计算机时代。大型计算机时代的设备大多用于科研项目,仅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配备,主要是机器之间的连接。1980 年后
24、,个人电脑出现人类进入个人计算机时代,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2016 年,移动终端出货量达到峰值,正式进入移动计算机时代。物联网的诞生,由人人连接向人物连接转换以及万物互联,物联网连接数的高增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向去中心化、边缘化、安全化的边缘计算过渡。图表图表 5 5:机器联网到边缘计算时代:机器联网到边缘计算时代 10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来源:wind,亿欧智库,国联证券研究所 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类技术和创新都是以“人”为核心,万物互联时代以“物”为中心,涉及智慧城市、智能汽车、智慧物流、智能家居和工业互联等各行各业。图表图表 6 6:万物
25、互联涉及的领域:万物互联涉及的领域 来源:搜狐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1.3 物联网连接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物联网连接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全球物联网连接数超人联网连接数,行业处于发展第一阶段 11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2010 年以来,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长期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每年同比增速远超同期人联网连接数。2010-2019 年,物联网连接数每年同比增速处于25%-45%之间,人联网连接数在 2015 年之后基本处于稳定不增长状态。据loTAnalytics 预测,2022 年度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重回高速增长轨道,2025 年全球I
26、oT 连接数将较 2021 年增长 121%,2021-2025 年 CAGR 达 22%。全球消费电子出货量步入增速平稳阶段,智能手机、笔记本和平板增速趋近于 0。据 Counterpoint 和 IDC 统计,2021 年度智能手机、笔记本、平板三者增速分别为4.58%、4.85%、3.24%。自 2012 年以来,笔记本出货量稳中有升,智能手机、平板出货量增速逐年下降,部分年份出现负增长。其中 2020 年受疫情因素的影响,笔记本设备需求激增,同比增速超 30%。中长期来看,传统消费电子市场出货量或已见顶,预计未来处于个位数增长区间。图表图表 7 7:物联网连接数已超过人联网(十亿)物联
27、网连接数已超过人联网(十亿)图表图表 8 8:全球消费电子出货量同比增速全球消费电子出货量同比增速 来源:wind,loTAnalytics(含预测),物联网智库,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counterpoint,中商情报网,IDC,国联证券研究所 物联网连接数消费市场和企业市场中,消费者市场或占贡献主要增量。根据GSMA 预测,2021 年我国物联网行业消费者市场连接数为 260 亿,企业市场连接数为 220 亿,合计增速达 14.29%。2025 年,预计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将达 800 亿,其中消费者市场占比 61.25%。2021-2025 年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 CAGR 达 1
28、3.62%。图表图表 9 9: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十亿)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十亿)12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来源:wind,GSMA,中商产业研究院,国联证券研究所 我国处于蜂窝物联高速增长阶段,蜂窝物联网用户数同比增速处于上行通道中。截至 2022 年 11 月,我国蜂窝物联网用户数由 2021 年 11 月 14 亿用户数增长至 18.2亿,同比增长 30%;蜂窝物联网用户数月度同比增长均处于 25%以上。图表图表 1010:中国蜂窝物联网用户数(亿)中国蜂窝物联网用户数(亿)来源:wind,工信部,国联证券研究所 物联网行业预计有三个发展阶
29、段:连接、数据与智能。当前物联网行业处于数据累积的第一阶段,物联网上游厂商直接受益于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增长,主要投资机会有传感器、模组、控制器、终端、CMP 平台;第二阶段中,物联数据积累达到一定规模之后,AEP 平台、数据分析和存储储存将迎来投资机会;第三阶段中,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产业意义将到来。13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图表 1111:物联网发展三阶段:连接:物联网发展三阶段:连接-感知感知-智能智能 物联网发展三阶段:连接物联网发展三阶段:连接-数据数据-智能智能 阶段阶段 特点特点 门槛门槛 投资机会投资机会 阶段 1 物联
30、网连接数高增 行业专业积累 传感器、模组、控制器、终端、CMP平台 阶段 2 物联数据高增 用户规模 AEP 平台、数据分析、数据储存 阶段 3 物联网市场高增 数据积累 综合解决方案 来源:wind,观研报告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2 模组:下游模组:下游多场景应用多场景应用驱动行业快速增长驱动行业快速增长 2.1 无线通信模组简介无线通信模组简介 无线通信模组主要分为非蜂窝模组和蜂窝模组。依照通信技术应用的距离,可以将无线通信技术划分为局域和广域无线技术,局域包含 WiFi、蓝牙和 Zigbee 等;广域包括 2/3/4/5G、NB-IoT 和基于 LTE 与 5G 技术的 Cat.1、eMT
31、C 标准为主,还包括 Sigfox、LoRa 和 ZETA 等第三方厂商通信技术。在众多通信技术标准中,NB-IoT和 Cat.1 得到了行业主流厂商的认可。NB-IoT 功耗优势较明显,拥有更长的电池寿命,且成本低,同时 NB-IoT 技术的应用有待进一步完善。Cat.1 是基于现有 LTE 网络的拓展应用,不需要增加额外投资,芯片和模组的成熟度更高,是现阶段物联网行业较为成熟的应用方案。NB-IoT 与 Cat.1 技术应用各有所长,Cat.1 模组传输速度更快、延时更短,NB-IoT 模组单位成本更低。图表图表 1212:无线通信模块分类无线通信模块分类 类型类型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 传输
32、速度传输速度 通信距离通信距离 功耗功耗 芯片成本芯片成本(美元)(美元)应用应用 非蜂窝模非蜂窝模组组 局域无局域无线线 WiFi 11-54Mbps 20-200m 较高 10 消费电子、智能家电、数传 蓝牙蓝牙 1Hbps 20-200m 低 5 包括穿戴式设备、耳机、手机在内的消费电子、智能家居 Zigbee 500kbps 2-20m 低 8-15 智能家居,工业 广域无广域无线线 Sigfox 100kbps 3-10km 低 1 工业、物流 LoRa 15km ZETA 200kbps 郊区 10km 市内 2-8km 极低 1-3 物流 蜂窝模组蜂窝模组 NB-IoT(Cat.
33、NB1)250kbps 15km 以上 低 5 智能抄表、资产追踪、智慧城市等 1Mbps 10km 低 10 可穿戴设备、POS 机、物流 14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eMTC(Cat.M1)Cat.1 10Mbps 1-10km 较低 5 可穿戴设备、POS 机、物流、智能家电、工业传感器 Cat.4 150Mbps 10km 较高 10 车联网、智能电网、视频安防、商显设备 5G 1Gbps-10Gbps 基站 200-300 米 较高 70-80 自动驾驶、远程医疗、视频监控 来源:iFinD,科尔达招股说明书,亿欧智库,CSDN,ZE
34、TA 联盟,维科网,通信世界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功能上无线模组分为通信模组和定位模组。通信模组包含蜂窝类与非蜂窝类模组,蜂窝类模组又可细分为 2/3/4/5G 模组、用于物联网设备的低功率广域网(LPWAN)模组;非蜂窝类模组包含 WiFi、蓝牙、ZigBee 模块。定位模组是以卫星定位为主的通信模块,负责卫星信号采集和数据传输作用。根据通信速率,可以将通信模组划分为 4 个应用场景:无源物联、窄带物联、中低速物联和高速物联。无源物联指的是物联网终端节点设备不含有电源,主要以物流、仓储需求为主,连接数达近千亿规模。窄带物联专门为大连接数、小数据量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准备,其具有低功耗、速率低的特点
35、,主要在智能水表和环境监测方面应用,连接量达到百亿级别。中低速物联对传输速度和响应时间有一定的要求,对成本性能比要求较高,非常适合零售和家用场景使用,连接量可以达到十亿级别。高速物联对通信技术的要求极高,具备快接入、高稳定、高并发的特点,多在自动驾驶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应用。图表图表 1313:无线模组分类无线模组分类 图表图表 1414:不同速率通信模组应用场景不同速率通信模组应用场景 来源:wind,CSDN,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电子工程世界,国联证券研究所 2006 年以来,3gpp 发布了多项 4GLTE 标准,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 Cat.1 和Cat.NB1 两类技术。Ca
36、t.NB1 通信速率较低,上下行速率仅能达到 250kbps/170kbps,远远低于其他通信技术标准。Cat.NB1 模组单价较为低廉,非常契合物联网应用的场景。Cat.1 传输速度更快,上下行速率能够达到 5.2Mbit/s 与 10.3Mbit/s,能够满足中低速物联网业务的应用,相较于 Cat.NB1 模组,其单价较高、连接规模较小。15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图表 1515:3GPP3GPP 关于关于 4GLTECat.X4GLTECat.X 的定义(截至的定义(截至 Release13Release13)LTE 分类分类 最大最
37、大 L1 下行速率下行速率 最大最大 OL MIMO 层数层数 最大最大 L1 上行上行速率速率 3GPP 发布版发布版本本 Category0 1.0Mbit/s 1 1.0Mbit/s Release12 Category1 10.3Mbit/s 1 5.2Mbit/s Release8 Category2 51.0Mbit/s 2 25.5Mbit/s Release8 Category15 3916.6Mbit/s 8 1497.8Mbit/s Release12 CategoryM1(eMTC)1Mbit/s 1 1Mbit/s Release13 CategoryNB1(NB-Io
38、T)170kbps 1 250kbps Release13 来源:wind,CSDN,3GPP 官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通信模组位于物联网产业链的网络层,具有标准化和定制化的特点。以芯讯通(SIMCOM)7600 系列的 4G 模组为例,该模组主要由电源芯片、基带、闪存、射频收发器和高、中、低频信号放大器构成。作为低功耗的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其内置的基带芯片能够实现 WiFi 和蓝牙通信、GNSS 卫星定位功能,射频收发器的集合使该模组可以实现 2/3/4G 网络通信。仅 9cm2、5.7g 的通信模组,便可以同时实现 4G、WiFi、蓝牙、卫星定位功能,单位成本仅 10 元左右。图表图表 161
39、6:SIMCOM7600SIMCOM7600 系列的系列的 4G4G 通信模组拆解图通信模组拆解图 来源:wind,简书作者 almeida,国联证券研究所 16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各类芯片占据了通信模组的主要成本。其中基带芯片成本占比为 28.54%,射频芯片占比为 28.09%,存储芯片占比为 19.20%,芯片占比合计 75.83%。剩余成本中,多种分立器件占据 8.57%,PCB 成本占比 7.10%,结构件及其他占比 1.99%。图表图表 1717:通信模组成本构成:通信模组成本构成 来源:wind,华经产业
40、研究院,国联证券研究所 通信模组结构以主芯片和射频为主,可以实现最为基础的数据传输功能。通信模组设备中还可以整合天线、控制器(MCU)、传感器、GNSS 定位芯片、SIM/USIM等单元,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实现通信模组在细分领域的应用。以移远通信车规级模组为例,其整合了 5G 模块,支持 5G 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模式。其向后兼容 2/3/4G 网络,在没有 5G 信号的地区也可以实现稳定的网络连接。该模组还具备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能够改善通信质量。同时,该模组也支持 GNSS 卫星定位功能,可以接收 GPS/GLONASS/BeiDou/Galileo 等多种
41、卫星信号,定位精度和连续性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保障。图表图表 1818:通信模组逻辑结构示意图通信模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表图表 1919:移远通信车规级模组移远通信车规级模组 来源:中国知网蜂窝物联网通用模组关键技术研究,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移远通信,国联证券研究所 28.54%28.09%19.20%8.57%7.10%1.99%基带芯片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存储芯片多种分立器件多种分立器件PCB板板结构件及其他结构件及其他 17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2.2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推动推动多家大厂布局物联网多家大厂布局物联网领域
42、领域 2010-2022 年,多项政策推动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推动行业发展向前。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物联网,自此已累计出台三十余项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其中较为重要的有:2012 年“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提出 2020 年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要达到 10000 亿人民币;2013 年国务院和工信部印发 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多次强调了要加快物联网行业的应用和发展;2020 年工信部发布 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提出了移动物联网与垂直产业融合标准;2021 年 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
43、21-2023 年)、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近两年来,工信部、商务部连续印发多份针对具体行业物联网发展支持政策,推动物联网应用的普及。图表图表 2020:20102010-20222022 中国物联网政策梳理中国物联网政策梳理 2010-2022 年中国物联网政策梳理年中国物联网政策梳理 物联网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2010 年 3 月 物联网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0 年 10 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决定 2011 年 4 月 财政部印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物联网基础应用 2011 年 5 月 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1)发
44、布,工信部为重庆南岸区授牌“国家首个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2012 年 2 月“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关于物联网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计划到 2020 年使国内物联网市场达到 10000 亿人民币 2012 年 8 月 工信部印发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 年)2013 年 2 月 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出十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计划 2013 年 3 月 国务院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 年)2013 年 9 月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印发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2014 年 6 月 工信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4 年
45、物联网工作要点 2016 年 3 月 2016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发展以物联网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 数字化转型下物联网建设逐步深化,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2016 年 12 月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17 年 1 月 工信部印发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促进物联网规模化应用 2017 年 6 月 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大力发展 NB-IoT 设施和应用 2018 年 7 月 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提出到 2020 年,信息消费规模达到 6 万亿元 18 请务必阅读报
46、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2019 年 3 月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重点推荐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 2019 年 5 月 关于开展深入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 专项行动的通知 2020 年 4 月 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指出制定移动物联网与垂直产业融合标准 2020 年 11 月 中央“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 2021 年 2 月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 2021
47、年 5 月 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鼓励应用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驱动发展无接触交易、智能结算、网订店取(送)、直播带货、自助售卖等创新 开展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的通知通过大致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各环节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 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加快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开发移动终销智能化停车服务应用,实现信息查询、车位预约、电子支付等服务功能集成 关于组织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等
48、6 个城市作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 2021 年 6 月 关于开展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试点工作的通知构建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体系 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无线电频率使用指南(2021 年版)引导无线电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领域创新应用 2021 年 7 月 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2021 年 8 月 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新一代无线通信、北斗导航、卫星通信、高分遥感卫星等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 商务部关于加强“十四五”时期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研究建立统一的大数
49、据全流程管理标准,推动 5G 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标准化应用 19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2021 年 9 月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聚焦发展基础好、转型意愿强的重点行业和地区,加快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部署,提高物联网应用水平 2021 年 10 月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 2023 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社会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 关于印发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 版)的通知 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
50、理的通知接入物联网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并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连通 2021 年 11 月 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监管赋能 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利用 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加快网络体系、前端仓库和物流设施建设,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农业产加销各个环节 2021 年 12 月 关于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推动大数据、物联网、5G 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冷链物流领域广泛应用 2022 年 4 月 2021 物联网示范项目公示名单分为关键技术攻关类、融合应用创新类两大项目,其中关键技术攻关类
51、共入选 42 个项目,融合应用创新类入选项目 137 个,包括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业农业等重点领城 2022 年 8 月 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冷藏集装箱港航服务提升行动,鼓励重点海运企业安装配备冷藏集装箱物联网设备,实现海运企业、代理企业、货主等各方对冷藏集装箱实时跟踪、智能温控、全程可溯。2022 年 12 月“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加快物联网相关设施建设,发展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智慧仓储物流基地、智慧港口、数字仓库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来源:wind,工信部,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联证券研究所 世界主要
52、国家物联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未来仍有望保持 20%以上增长。据中商情报网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 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为 29232 亿元,预计2022 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 34757 亿元,2016-2022 年市场规模的 CAGR为 24.98%。20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图表 2121:2012016 6-2022022 2 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来源:wind,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情报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物联网行业发展成为全球焦点,世界主要国家均给
53、予政策支持。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在 2009 年前后均提出了物联网行业发展计划,随后各国又颁布多项法案,推动本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图表图表 2222:各国政策鼓励物联网发展各国政策鼓励物联网发展 各国物联网发展战略各国物联网发展战略 美国 2009: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 2015:推动智慧城市计划 2017:2017 物联网网络安全改进法 2018:美国政府启动“SMART 物联网法案”制定 2020:签署通过物联网网络安全改进法案,通过促进创新和发展物联网法案 欧盟 1999:e-Urope 2008:2020 年的物联网:未来路线图 2009:欧盟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未来物联网战略等 201
54、5:成立物联网创新联盟 2021:2030 数字罗盘计划,物联网与交通、能源、农业等行业深入融合 韩国 2009: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 2015 年起投资 370 亿韩元研发物联网技术 日本 2009:I-Japan,智慧泛在 2016: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第四次产业革命战略”,核心是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并将 2017 年定为日本的“人工智能元年”2017:ConnectedIndustries(工业连接)来源:wind,中国物联网,欧盟官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全球物联网市场空间广阔,市场规模增长稳定。据 Statista 网站统计,2021 年 21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55、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为 21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41%。预计 2021-2030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增长 191.69%,达 6216 亿美元,CAGR 为 12.63%。图表图表 2323: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及增速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及增速 来源:wind,Statista,国联证券研究所 知名科技企业积极布局物联网行业,华为、微软、谷歌、软银等众多科技巨头参与物联网行业。科技巨头通过并购、产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快速进行重点行业和物联网产业关键节点的布局。我们认为,随着科技巨头在物联网领域的投入,将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其中具备较多投资机会。
56、图表图表 2424:全球企业从不同环节布局物联网全球企业从不同环节布局物联网 企业名称企业名称 物联网战略物联网战略 布局时间布局时间 华为华为“1+2+1”物联网发展战略,明确向物联网进军的发展战略 2015 年 5 月 微软微软 正式发布物联网套件 AzureIoTSuite,协助企业简化物联网在云端应用部署及管理 2015 年 10 月 思科思科 以 14 亿美元并购物联网平台提供商 Jasper,并成立物联网事业部 2016 年 3 月 软银软银 以 322 亿美金收购 ARM,并明确表示看好 ARM 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前景 2016 年 7 月 谷歌谷歌 对外公布物联网操作系统安卓
57、Things 的开发者预览版本,并更新其“Weave”协议 2016 年 12 月 IBMWatson 物联网事业部正式投入使用,聚焦于区块链、安全、智能交通、医疗等领域来构建物联网产业生态 2017 年 2 月 思科思科 发布了新的物联网平台 Kinetic,打通各类不同协议,能够提取各种设备数据,将“实时物联网”方案带给各类应用客户 2017 年 6 月 戴尔戴尔 宣布将大力投资物联网技术,未来 3 年将向物联网的研发投资10 亿美元,并成立专门的物联网部门,全面提供涵盖云、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的基础架构和分析功能,以及物联网安全和多行业解决方案 2017 年 10 月 22 请务必阅读报告
58、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 宣布全面进军物联网,将物联网定位为阿里巴巴继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之后的一条新主赛道 2018 年 3 月 小米小米 将自身定义为“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并对外宣布未来十年小米公司的物联网业务预计达到40%-50%2018 年 7 月 腾讯腾讯 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物联网将成为该事业群中重点领域 2018 年 9 月 来源:wind,有方科技招股说明书,国联证券研究所 2.3 物联网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广泛物联网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广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引用赛迪数据,中国物联网产业链支
59、撑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价值量较大。2019-2020 年物联网支撑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合计市场规模分别为 13553亿元、16597 亿元,占整个物联网产业规模为 77.2%和 77.5%。我们认为未来支撑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图表图表 2525:20192019-20212021 中国物联网市场层级结构预测(亿元)中国物联网市场层级结构预测(亿元)来源:wind,赛迪,前瞻产业研究院,国联证券研究所 物联网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产业链应用层与各行各业深入融合。物联网产业链应用层可以主要分为三个领域:公共领域、生产领域、生活领域。公共领域对应 G 端服务市场,包括医疗、交通、能源、基
60、建、教育、安防等领域。生产领域以 B 端市场为主,包括车联网、智慧工业、智慧物流、智慧零售、智慧农业和智能地产等。生活领域以 C 端市场为主,包括智慧家居、智能穿戴和智慧楼宇等。图表图表 2626:物联网产业链应用层:物联网产业链应用层 23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来源:wind,艾瑞咨询,国联证券研究所 3 物联网模组行业景气度高,全球市场份额“东升西落”物联网模组行业景气度高,全球市场份额“东升西落”3.1 汽车智能化浪潮推动汽车网联渗透率提升汽车智能化浪潮推动汽车网联渗透率提升 通信模组企业通过并购,当前市场格局较为明确 全球通信模组行业
61、诞生于 1993 年,2003 年芯讯通(Simcom)作为首家中国厂商步入通信模组领域。2010 年前后通信模组行业开始出现企业并购浪潮,但基本上以资本运作为主。近 5 年来,通信模组行业内部整合再度加速。2017 年日海智能收购龙尚、Simcom,高新兴收购中兴物联;2018 年广和通收购 Sierra 车载模块业务;2022 年意大利泰利(Telit)收购法国泰雷兹集团(Thales)蜂窝物联网业务。图表图表 2727:通信模组发展历史:通信模组发展历史 来源:wind,电子发烧友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物联网模组应用广泛,行业发展多元化。除了基础的通信模组产品外,全球模组 24 请务必阅读
62、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厂商针对实际物联网应用场景,还提供了各类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以及相应的软件和 在线服 务。物 联网模 组以及 延伸相 关业务 公司如 下:SierraWireless、ThalesSA(Gemalto)、U-Blox、移远通信、广和通、日海智能(芯讯通/龙尚科技)、高新兴(中兴物联)、有方科技、美格智能、骐俊股份。图表图表 2828:物联网模组主要参与者:物联网模组主要参与者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国家国家 成立成立年份年份 上市情况上市情况 2022H1 收入收入(亿元)(亿元)2022H1模组占比模组占比 2022H1毛利率毛利率
63、主营业务主营业务 下游应用领域下游应用领域 SierraWireless 加拿大 1993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 13.11 74.31%33.60%主要为客户提供无线通信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嵌入式无线模组、原始设备制造商嵌入式软件、智能网关等,现着力发展物联网服务与企业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车载、工业、能源、医疗、智慧城市领域 ThalesSA(Gemalto)法国 2000 泛欧证券交易所 611.59 19.76%息税前利润率10.8%国际领先的防务、航空、轨道交通和安全供应商;2017年收购 Gemalto 切入物联网模组领域;主要应用于近场通信、车载领域 U-Blox 瑞士 1997 瑞士
64、证券交易所 22.14 99.83%48.90%芯片解决方案、通信模组、软件及在线服务,应用于大众消费、工业级市场、车载前装领域 移远通信 中国 2010 A 股主板 66.89 99%18.94%行业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产品有5G、LTE/LTE-A、NB-IoT/LTE-M、车载前装、安卓智能、GSM/GPRS、WCDMA/HSPA、GNSS 模块以及提供相应的云服务,主要应用于移动支付、车载、能源、安防、智慧城市、工业、医疗、农业领域 广和通 中国 1999 A 股创业板 24.18 98%21.39%主要产品包括 2G、3G、4G、5G、NB-IOT 的无线通信模组以及
65、基于其行业应用的通信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到各类物联网设备使其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慧能源、智慧零售、智慧安防、云办公、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及网关业务等物联网领域 25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日海智能(芯讯通/龙尚科技)中国 1994 A 股主板 16.10 39%9.20%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通信网络物理连接设备、连接、分配类产品、保护类产品、综合布线系统等;2018 年收购芯讯通、龙尚科技切入物联网模组领域,主要应用于移动支付、表计、安防、工业、医疗、共享单车领域 高新兴(中兴物联)中国 1997 A 股创业板
66、 11.11 55%25.74%主要产品具体包括通信基站/机房运维信息化系统和通信基站/机房节能系统;2017年收购中兴物联切入模组、终端、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表计、车载、移动支付、安防、工业、远程控制等领域 有方科技 中国 2006 科创板 3.51 63%18.04%产品涵盖接入云、管道云、2G/3G/4G/5G/NB-IoT/eMTC 等蜂窝无线通信模组和整机;主要应用于能源、车载、工业、零售、智慧城市领域 美格智能 中国 2007 A 股中小板 11.24 96%17.90%主要产品包括 4GLTE、NB-IoT、Cat-M、4GLTE-A、5GSub-6G、5G 毫米波、WiFi6
67、等各类型无线通信模组、物联网解决方案、4G5GFWA 固定无线接入设备及相关技术开发服务;主要应用于车载、物流、家居、电网、金融支付、安防、工业路由等领域 骐俊股份 中国 2012 新三板 0.83 100%7.68%为行业客户提供基于位置定位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模组产品;应用于行车记录仪、车载后视镜、OBD 等各种车载智能设备中,实现基础信息采集和远程无线通信等核心功能 来源:wind,各公司官网,各公司公告,IoTAnalytics,按照 2022 年 12 月 29 日汇率折算,国联证券研究所 物联网模组行业出货量呈现“东升西落”。据 Counterpoint 统计,在有数据标签的厂商中
68、,2017 年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海外公司占比达 42%以上,国内公司仅23%;2021Q4,国内公司出货量占比达 52.8%,海外公司出货量占比萎缩至 23%;2022Q2,国内公司出货量占比达 68.2%,同期海外公司出货量占比为 23%。2017-2022 年,全球通信模组行业出货量比例呈现“东升西落”,成本优势和产业链完善,26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我们认为国产厂商将继续保持通信模组出货量的领先地位,未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图表图表 2929:2 2022Q2022Q2 全球通信模组出货量份额(全球通信模组出货量份额(%)图表图表
69、3030:2 2021Q4021Q4 全球通信模组收入份额(全球通信模组收入份额(%)来源:wind,Counterpoint,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Counterpoint,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 3131:20172017 年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格局年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格局 来源:wind,Counterpoint,国联证券研究所 2014-2022 年,通信模组行业国内厂商营收增速高于海外公司。2014-2022 年,中国通信模组厂商营收增速中枢约 40%,海外公司营收增速中枢约 10%,其中 2020年和 2022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通信模组厂商营收增速低于 30
70、%。我们认为在疫情政策放开之后,中国通信模组公司营收增速有望重回中枢以上。图表图表 3232:国内外通信模组厂商收入增速对比(:国内外通信模组厂商收入增速对比(%)27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注:中国厂商选取移远通信、广和通、有方科技、日海智能、美格智能,海外厂商选取 SierraWireless 3.2 数字化加速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数字化加速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物联网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带领我们进入智能时代。我们总计经历 4 次工业革命。从 1760 年机器代替手工的蒸汽时代,到 1860 年电气
71、化设备代替人工劳动的电力时代,再到 1940 年控制系统、计算机诞生所带来的信息时代;2010 年第四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与工业高度融合推动我们进入工业智能时代。物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之一,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物联网产业链相关公司将核心受益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图表图表 3333:工业革命历程:工业革命历程 来源:wind,亿欧,国联证券研究所 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不断增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增加值的规模自 2017 年2.35 万亿元快速增长至 2021 年的 4.1 万亿元,预计 2022 年将达到 4.45 万亿元的
72、28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水平。同时,工业互联网对 GDP 的贡献比例也在不断上升,2021 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占 GDP 总值 3.58%,预计 2022 年占 GDP 比重继续增长,达到 3.64%。图表图表 3434:中国工业互联网增加值规模及占:中国工业互联网增加值规模及占 G GDPDP 比重比重 来源:wind,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国联证券研究所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定义,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对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工业互联网
73、作为我国重要的行业发展战略,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对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表图表 3535: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工业互联网: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工业互联网 来源:wind,特斯拉,国联证券研究所 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172018201920202021E产业增加值规模(万亿元)占GDP比重 29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
74、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全球物联网市场空间稳步增长,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呈现三足鼎立局面。据CCID 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主要地区(北美、欧洲和亚太)的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分别为 2996.4、2607.1、2412.3 亿美元,三地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 37.4%、32.5%、30.1%。随着我国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后发优势将会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长,有望实现亚太地区市场规模占比提升。图表图表 3636:全球主要地区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亿美元):全球主要地区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亿美元)来源:wind,CCID,电子发烧友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规模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仍有
75、望保持双位数增长。据中商情报网统计,2020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为 9101 亿元,同比增长 13.21%,增速同比提升 5.13 个百分点。2022 年,预计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达 12419 亿元,同比增长 15.42%,2018-2022 年间,CAGR 达 13.67%。图表图表 3737: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 来源:wind,中商情报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3.3 国内国内车联网市场规模车联网市场规模较全球较全球增速领先增速领先 30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V2X(Vehicle to Everythin
76、g)是未来交通运输的关键,其意味着车-路-人-云之间的互联互通,是物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深入融合的表现。V2X 技术不仅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为自动驾驶、车联网实现提供良好的技术设施和平台支持。图表图表 3838:V V2X2X 示意图示意图 来源:wind,钛媒体,国联证券研究所 全球智能网联新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中国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根据 HISMarkit 统计,2018 年,全球智能网联新车渗透率为 30.7%,预计 2025 年达 59.4%,年均提升 3.59pct;中国市场智能网联新车渗透率为 24.9%,预计 2025 年达 75.9%,年均提升 6.38pct,超过同期全
77、球水平。中国车联网市场空间广阔,行业规模快速增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我国车联网市场规模从 2017 年的 746 亿元,增加至 2021 年的 2126 亿元,预计 2022 年将达到 2771 亿元的水平。2017-2022 年,CAGR 达 30%。图表图表 3939:20182018-20252025 智能网联功能新车渗透率趋势智能网联功能新车渗透率趋势 图表图表 4040:2012017 7-2022026 6 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及预测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及预测 来源:wind,HIS,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中商产业研究院,国联证券研究所 车联网产业链简单划分为三部分。
78、第一部分是车联网上游产业链,以芯片、通信模组、各类分立元器件、车用 PCB 和结构件及其他,是车联网产业链的根基。第二 31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部分是车联网中游产业链,主要以 T-Box、行车记录仪、ADAS 和车载信息服务等。第三部分是车联网下游产业链,以整车制造商为主,是车联网解决方案的最终实施者。图表图表 4141:车联网产业链:车联网产业链 来源:wind,亿欧,国联证券研究所 全球智能互联汽车出货量平稳增长。据 IDC 统计,2020 年全球智能互联汽车出货量为 44.4 百万辆,同比-13.11%;预计 2021 年全球智能互联
79、汽车出货量将达到58.3 百万辆,同比增长 31.31%;2024 年全球智能互联汽车出货量将增长至 76.2 百万辆,同比增长 5.54%,2019-2024 年 CAGR 为 8.32%。全球主要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保有量占比较为稳定,欧盟占比上升,美国、中国占比略有下降。根据 Statista 统计,2021 年欧盟和美国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分别为34.61%与 39.05%,预计 2025 年两地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为 36.86%与38.55%,中国地区占比由 22.72%略微下降至 21.15%。图表图表 4242:全球智能互联汽车全球出货量及预测:全球智能互联汽车全球出货量及预测
80、 图表图表 4343:20212021(内)和(内)和 20252025 年全球智能汽车保有占比年全球智能汽车保有占比 32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来源:wind,IDC,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Statista,国联证券研究所 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持续高增。据 Statista 统计,2020 年度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达到 555.6 亿美元的水平,同比减少 12.09%;预计 2028 年将达到1918.3 亿美元,2021-2028 年 CAGR 达 16.75%,市场空间广阔。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规模增长较快。根据中商情
81、报网的数据,2020 年度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为 2556 亿元,同比增长 54%。2023 年,预计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达 3960 亿元,2021-2023 年 CAGR 达 15.71%。图表图表 4444: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情况(十亿美元):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情况(十亿美元)图表图表 4545: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 来源:wind,Statista,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中商情报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4 重点公司推荐重点公司推荐 4.1 移远通信移远通信 国内物联网模组头部公司之一 公司成立于 2010 年 10
82、 月 25 日,是国内领先的物联网模组头部公司之一,主要产品包括 GSM/GPRS 模组(2G 模组)、WCDMA/HSPA 模组(3G 模组)、LTE 模组(4G 模组)、LPWA 模组、5G 模组、GNSS 定位模组、Wi-Fi 模组和天线等。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01.36 亿元,同比增长 35.58%;归母净利润 4.36 亿元,同比增长 83.83%。33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行业东升西落,公司全球份额第一 据 Counterpoint 统计,蜂窝模组行业呈现“东升西落”格局,2017 年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国内公司
83、占比仅仅 23%,2021 年国内公司占比超 47%,2022Q2 国内公司市占率达 68.2%。过去 5 年时间内,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行业加速洗牌,国内公司市场份额占比持续提升。受益于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预计国产厂商将继续保持通信模组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截至 22Q2,公司全球市占率 38.9%,位列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第一。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55.49/213.88/284.84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38.07%/37.55%/33.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86/8.43/11.16 亿元,对应增速 63.81%/43.71%/
84、32.41%,EPS 分别为 3.1/4.46/5.91 元/股,3 年 CAGR 为46.08%。鉴于公司是国内头部的模组公司,我们给予公司 2023 年 PE 为 35 倍,目标价 156.1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图表图表 4646: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对比: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对比 简称简称 EPS PE CAGR-3 评级评级 2022E/A 2023E 2024E 2022E/A 2023E 2024E 广和通 0.73 1.01 1.37 29.47 21.03 15.58 37.57%买入 移远通信 3.24 4.85 6.89 33.84 22.60 15.82 45.90
85、%买入 移为通信 0.51 0.70 0.95 26.04 19.03 14.10 35.90%增持 有方科技 0.00 0.00 0.00 0.00 0.00 0.00-和而泰 0.60 0.81 1.11 27.33 19.85 14.61 35.49%买入 拓邦股份 0.46 0.65 0.91 26.40 18.74 13.37 40.71%买入 美格智能 0.78 1.23 1.82 38.37 24.25 16.44 52.70%增持 平均值 30.24 20.92 14.98 来源:EPS/PE 取自 wind 一致预期,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 4747:移远通信盈利预测:移远
86、通信盈利预测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6,105.78 11,261.92 15,549.34 21,388.11 28,484.69 增长率 47.85%84.45%38.07%37.55%33.18%EBITDA(百万元)236.89 555.39 931.37 1,178.56 1,425.5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89.02 358.06 586.55 842.95 1,116.12 增长率(%)27.71%89.43%63.81%43.71%32.41%EPS(元/股)1.00 1.89 3.10 4.46 5.91 市盈率(P/E
87、)109.5 57.8 35.3 24.5 18.5 市净率(P/B)11.1 6.4 5.6 4.6 3.8 EV/EBITDA 85.8 54.8 22.9 18.2 15.2 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取 2023 年 03 月 14 日收盘价 风险提示 34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系统性风险,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增速不及预期,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受阻。4.2 广和通广和通 国内物联网模组头部公司之一 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11 月 11 日,是国内领先的物联网模组头部公司之一,主要产品包括 IOT 无线通信模组和解决方案业务等
88、,应用于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智能电网、安防监控、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和移动支付等领域。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7.20 亿元,同比增长 30.38%;归母净利润 2.86 亿元,同比下降 11.6%。行业东升西落,公司全球份额第一 据 Counterpoint 统计,蜂窝模组行业呈现“东升西落”格局,2017 年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国内公司占比仅仅 23%,2021 年国内公司占比超 47%,2022Q2 国内公司市占率达 68.2%。过去 5 年时间内,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行业加速洗牌,国内公司市场份额占比持续提升。受益于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预计国产厂商将继续保持通信模组市场份额
89、的领先地位。截至 22Q2,公司全球市场份额 8.7%,位列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第 2。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5.64/78.74/103.93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35.42%/41.50%/31.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65/6.89/9.22 亿元,对应增速15.88%/48.26%/33.76%,EPS分别为0.74/1.09/1.46元/股,3年CAGR为31.97%。鉴于公司是国内头部的模组公司,我们给予公司 2023 年 PE 为 35 倍,目标价 38.1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图表图表 4848:广和通盈利预
90、测:广和通盈利预测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2,743.58 4,109.31 5,564.83 7,874.24 10,393.21 增长率 43.26%49.78%35.42%41.50%31.99%EBITDA(百万元)372.00 482.89 622.03 845.05 1,043.6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83.62 401.35 465.09 689.56 922.37 增长率(%)66.76%41.51%15.88%48.26%33.76%EPS(元/股)0.45 0.64 0.74 1.09 1.46 市盈率(P/E)46.
91、5 32.9 28.4 19.1 14.3 市净率(P/B)8.4 6.8 5.6 4.4 3.5 EV/EBITDA 37.1 46.7 19.9 14.2 11.0 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取 2023 年 03 月 14 日收盘价 风险提示 系统性风险,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增速不及预期,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受阻。4.3 美格智能美格智能 35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国内物联网模组精品公司之一 公司成立于 2007 年 4 月 5 日,是国内优秀的物联网模组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主要聚焦无线通信领域,围绕 4/5G 提供相应模组,同
92、时深耕智能网联汽车、FWA连接,和移动支付等泛 IOT 应用场景。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8 亿元,同比增长 36.27%;归母净利润 1.22 亿元,同比增长 53.95%。行业东升西落,公司细分领域率先布局 据 Counterpoint 统计,蜂窝模组行业呈现“东升西落”格局,2017 年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国内公司占比仅仅 23%,2021 年国内公司占比超 47%,2022Q2 国内公司市占率达 68.2%。过去 5 年时间内,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行业加速洗牌,国内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受益于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预计国产厂商将继续保持通信模组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公司积极布局
93、车载模组领域,5G 智能模组配套新能源车相关车型,未来随着客户整车放量有望带动模组销量提升。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9.04/43.20/60.15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47.50%/48.75%/39.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4/2.68/3.64 亿元,对应增速56.10%/45.49%/35.97%,EPS分别为0.77/1.12/1.52元/股,3年CAGR 为45.62%。鉴于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模组公司,我们给予公司 2023 年 PE 为 35 倍,目标价 39.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图表图表 4949:美格智能
94、盈利预测:美格智能盈利预测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1,120.85 1,969.08 2,904.39 4,320.27 6,014.25 增长率 20.15%75.68%47.50%48.75%39.21%EBITDA(百万元)30.31 151.72 223.61 314.69 422.7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7.44 118.14 184.42 268.31 364.82 增长率(%)12.21%330.54%56.10%45.49%35.97%EPS(元/股)0.11 0.49 0.77 1.12 1.52 市盈率(P/E)261
95、.2 60.7 38.9 26.7 19.6 市净率(P/B)12.3 10.4 9.7 8.8 7.8 EV/EBITDA 113.1 52.4 32.8 24.1 18.7 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取 2023 年 03 月 14 日收盘价 风险提示 系统性风险,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增速不及预期,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受阻。4.4 有方科技有方科技 国内物联网模组精品公司之一 公司成立于 2006 年 10 月 18 日,是国内优秀的物联网模组公司之一,主要聚焦于 M2M 物联网无线通信产品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为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物联网 36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
96、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无线通信终端和物联网无线通信解决方案。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5.82 亿元,同比下降 14.99%;归母净利润亏损 0.24 亿元,同比下降 135.35%。行业东升西落,公司细分赛道重点布局 据 Counterpoint 统计,蜂窝模组行业呈现“东升西落”格局,2017 年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国内公司占比仅仅 23%,2021 年国内公司占比超 47%,2022Q2 国内公司市场规模占比达 68.2%。过去 5 年时间内,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行业加速洗牌,国内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受益于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预计国产厂商将继续保持通信模组市场份额的
97、领先地位。公司重点布局智慧能源、车联网和商业零售领域,下游景气较高领域有望拉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71/11.50/16.09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4.99%/32.00%/40.0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7/-0.18/-0.13 亿元,对应增速-188.83%/52.47%/28.73%,EPS 分别为-0.41/-0.19/-0.14 元/股,建议关注。图表图表 5050:有方科技盈利预测:有方科技盈利预测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573.62 1,024
98、.56 870.98 1,149.69 1,609.57 增长率-26.66%78.61%-14.99%32.00%40.00%EBITDA(百万元)-82.34 0.20 46.17 67.89 61.2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5.06-12.96-37.44-17.80-12.68 增长率(%)-237.58%82.73%-188.83%52.47%28.73%EPS(元/股)-0.82 -0.14 -0.41 -0.19 -0.14 市盈率(P/E)-24.4 -141.3 -48.9 -102.9 -144.4 市净率(P/B)2.2 2.2 2.3 2.4 2.4 EV/EBIT
99、DA-29.1 14834.1 39.8 28.6 35.3 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取 2023 年 03 月 14 日收盘价 风险提示 系统性风险,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增速不及预期,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受阻。4.5 移为通信移为通信 国内头部物联网终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成立于 2009 年 6 月 11 日,是国内物联网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聚焦于嵌入式无线M2M终端设备研发、销售业务,主要产品包括为车载信息智能终端、资产管理信息智能终端、个人安全智能终端、两轮车智能化终端和动物溯源管理产品。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7.29 亿元,同比增长 20.91%;归母净
100、利润 1.39 亿元,同比增长 24.51%。行业东升西落,公司重点布局物联网终端产品 37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据 Counterpoint 统计,蜂窝模组行业呈现“东升西落”格局,2017 年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国内公司占比仅仅 23%,2021 年国内公司占比超 47%,2022Q2 国内公司市场规模占比达 68.2%。过去 5 年时间内,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行业加速洗牌,国内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受益于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预计国产厂商将继续保持通信模组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公司处于模组下游行业,专注于 M2M 终端,竞争对手主要有 Apl
101、icom、Teltonika、CalAmp、Enfora。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0.04/14.33/19.35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9.0%/42.82%/35.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6/2.53/3.32 亿元,对应增速13.08%/43.59%/31.21%,EPS分别为0.38/0.55/0.72元/股,3年CAGR 为28.42%。鉴于公司是国内稀缺的物联网终端公司,我们给予公司 2023 年 PE 为 25 倍,目标价 13.75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图表图表 5151:移为通信盈利预测:移为通信盈利预测 2
10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472.68 920.74 1,003.61 1,433.35 1,935.02 增长率-24.91%94.79%9.00%42.82%35.00%EBITDA(百万元)120.89 189.84 248.60 326.09 393.6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0.47 155.55 175.89 252.56 331.39 增长率(%)-44.25%71.94%13.08%43.59%31.21%EPS(元/股)0.20 0.34 0.38 0.55 0.72 市盈率(P/E)67.6 39.3 34.8 24.2 18
103、.5 市净率(P/B)5.7 4.0 3.6 3.2 2.8 EV/EBITDA 56.9 42.2 20.5 15.1 12.1 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取 2023 年 03 月 14 日收盘价 风险提示 系统性风险,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受阻。4.6 和而泰和而泰 国内智能控制器头部公司之一 公司成立于 2000 年 1 月 12 日,是国内领先的智能控制器头部公司之一,主营业务包括家用电器智能控制器、电动工具智能控制器、智能家居智能控制器和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以及射频芯片业务。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44.21 亿元,同比增长 0.99%;归母净利润 3.31 亿
104、元,同比下降 24.27%。家电和智能家居领域略微增长,电动工具领域有所下滑 公司深耕智能控制器多年,是伊莱克斯、惠而浦、TTI、ARCELIK、BSH、博格华纳、海信、海尔、苏泊尔等全球著名终端品牌厂商在智能控制器领域的全球主要合作伙伴之一。公司下游客户如下,家电领域:伊莱克斯、BSH、惠而浦等;电动工具 38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领域:TTI、博世等;智能家居领域:海尔等。截至 22H1,公司家用电器智能控制器实现营收 1.81 亿元,同比增长 0.96%;电动工具智能控制器实现营收 3.87 亿元,同比下降 24.88%;智能家居智能控
105、制器实现营收 3.69 亿元,同比增长 1.38%。射频芯片、汽车电子和储能智能控制器领域高速增长 公司子公司铖昌科技主营业务为微波毫米波模拟相控阵 T/R 芯片,是相控阵雷达最核心的元器件之一。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持续渗透,公司横向延伸布局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领域。在全球“双碳”战略的推动下,公司积极布局储能业务领域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等核心部件以及大型储能设备的控制业务及家庭储能业务。截至 22H1,公司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实现营收 1.3亿元,同比增长 75.54%;储能业务实现营收 0.22 亿元,同比增长 100%;射频芯片实现营收 1.14 亿元
106、,同比增长 42.65%。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8.10/84.99/106.40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13.77%/24.79%/25.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88/6.96/8.94 亿元,对应增速6.39%/18.28%/28.5%,EPS分别为0.63/0.75/0.96元/股,3年CAGR为17.37%。鉴于公司是国内头部的智能控制器公司,我们给予公司 2023 年 PE 为 30 倍,目标价 22.5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图表图表 5252:和而泰盈利预测:和而泰盈利预测 2020 2021 2022E 2023
107、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4,665.68 5,985.85 6,810.10 8,498.32 10,639.90 增长率 27.85%28.30%13.77%24.79%25.20%EBITDA(百万元)628.64 812.45 1,050.27 1,152.66 1,347.8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96.02 553.36 588.72 696.37 894.81 增长率(%)30.54%39.73%6.39%18.28%28.50%EPS(元/股)0.42 0.59 0.63 0.75 0.96 市盈率(P/E)38.0 27.2 25.5 21.6 16.8 市净率(P
108、/B)5.0 4.2 3.6 3.1 2.7 EV/EBITDA 23.6 30.2 12.8 10.9 8.6 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取 2023 年 03 月 14 日收盘价 风险提示 系统性风险,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加剧等导致公司毛利率严重下降风险,公司射频芯片业务订单不及预期风险。4.7 拓邦股份拓邦股份 公司深耕智能控制行业多年 公司成立于 1996 年 2 月 9 日,是国内智能控制行业开创者,以电控、电机、电池、电源、物联网平台“四电一网”技术为核心。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具和家电等领 39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域。
109、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88.76 亿元,同比增长 14.29%;归母净利润 5.85 亿元,同比增长 3.61%。家电和工具领域稳健增长 公司在工具板块提供包括控制器、电机、BMS、电池包及整机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主要聚焦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家电板块涉及商空、变频空调、厨房电器、洁净产品、服务机器人等。截至 22H1,公司工具板块实现营收 16.06 亿元,同比增长7.96%;家电板块实现营收 15.15 亿元,同比增长 12.10%。新能源板块高速增长 公司新能源板块采用“一芯 3S”(电芯、BMS、PCS、EMS)产品布局,聚焦于中小储能及新能源车领域应用,其中中小储能包含户用储能
110、、工商业储能、便携式储能,新能源车围绕充电设备、热管理及智能座舱等细分领域应用。截至 22H1,公司新能源板块实现营收 8.58 亿元,同比增长 61.23%。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8.76/108.42/136.22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14.29%/22.14%/25.6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86/8.14/10.21 亿元,对应增速 3.61%/39.01%/25.52%,EPS 分别为 0.46/0.64/0.80 元/股,3 年 CAGR 为19.40%。鉴于公司是国内头部的智能控制器公司,我们给予公司 2023 年 PE
111、为 25倍,目标价 16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图表图表 5353:拓邦股份盈利预测:拓邦股份盈利预测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5,560.18 7,767.03 8,876.94 10,842.30 13,622.27 增长率 35.65%39.69%14.29%22.14%25.64%EBITDA(百万元)942.63 882.81 1,135.44 1,384.07 1,566.1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32.16 564.96 585.38 813.74 1,021.38 增长率(%)62.75%6.16%3.61%39.0
112、1%25.52%EPS(元/股)0.42 0.45 0.46 0.64 0.80 市盈率(P/E)29.1 27.4 26.4 19.0 15.1 市净率(P/B)4.5 3.1 2.8 2.5 2.2 EV/EBITDA 8.9 25.5 11.8 9.0 7.3 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取 2023 年 03 月 14 日收盘价 风险提示 系统性风险,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加剧等导致公司毛利率严重下降风险,公司新能源业务订单不及预期风险;财务数据以公司实际披露年报为准。5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系统性风险 40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113、 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加剧等导致公司毛利率严重下降风险 智能控制行业可能出现新的公司入局,行业内价格战可能导致原有的公司被迫跟进,行业整体毛利率大幅下降。和而泰射频芯片业务订单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射频芯片业务收入增速较高,新的订单落地不及预期。拓邦股份新能源业务订单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增速较高,新的订单落地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受阻 物联网模组海外市场占比较大,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海外市场订单可能受阻于贸易政策,拓展海外业务不及预期。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增速不及预期 当前仍处于全球物连接数高增阶段,由于疫情等因素物联网 41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
114、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我们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我们所得报酬的任何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评级说明评级说明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 评级 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 6到 12 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也即:以报告发布日后的 6 到 12 个月内的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
115、(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500 指数为基准;韩国市场以柯斯达克指数或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为基准。股票评级 买入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 20%以上 增持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 5%20%之间 持有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10%5%之间 卖出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跌幅 10%以上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 10%以上 中性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10%10%之间 弱于大市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跌
116、幅 10%以上 一般声明一般声明 除非另有规定,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版权均属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及其附属机构(以下统称“国联证券”)。未经国联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报告及其所包含的材料、内容。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均为国联证券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本报告是机密的,仅供我们的客户使用,国联证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国联证券的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国联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
117、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国联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过往的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国联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国联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
118、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国联证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国联证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特别声明特别声明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国联证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国联证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版权声明
119、版权声明 未经国联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有私自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和引用者承担。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无锡:无锡: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新城金融一街 8 号国联金融大厦 9 层 上海:上海: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 1198 号世纪汇广场 1 座 37 层 电话:0510-82833337 电话:021-38991500 传真:0510-82833217 传真:021-38571373 北京:北京: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 208 号中粮置地广场 4 层 深圳:深圳: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 6009 号新世界中心 29 层 电话:010-64285217 电话:0755-82775695 传真:010-6428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