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宏观经济NIFD季报主编:李扬张平杨耀武2023年 3月 NIFD 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金融监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NIFD 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 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 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 2 月份发布。I 增长偏移、再平衡与政策应对 摘摘 要要 2022 年,在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下
2、,中国经济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1.0 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3.0%,与年初制定的目标存在一定差距;若以 2019 年为基期,近三年平均增长4.5%,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仍居于前列。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动能来看,主要受疫情影响,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减弱;在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的情况下,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加强;外贸方面,虽然四季度外贸出口同比增速已由正转负,但全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依然较为强劲。2023 年,全球经济增速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增速将明显放缓,对中国外贸出口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部分
3、发达国家消费结构转换也会对中国商品出口形成一定制约。2023 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可能会呈现基建投资增速小幅下降;制造业投资增速前高后低、全年增速下降幅度较大;房地产投资增速则前低后高、全年难有明显起色,政策推动的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会领先于其它两大类投资增速。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将受到外需收缩的冲击,从中长期视角看,中国经济同时面临着人口总量下降、城市化进程放缓、财政收支缺口扩大以及全球从“产业对峙”进入“相互(联盟)限制”再到“技术、资本、供应链脱钩”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产生影响,也会进一步带来其他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进行经济结构再平衡将非常重要。政策应对方面:一是 本报告负
4、责人:本报告负责人:张平 本报告执笔人:本报告执笔人:杨耀武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经济增长与金融实验中心研究员 张平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NIFD 季报季报】全球金融市场 人民币汇率 国内宏观经济国内宏观经济 宏观杠杆率 中国金融监管 中国宏观金融 中国财政运行 地方区域财政 房地产金融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银行业运行 保险业运行 II 要提升生产要素报酬率,以增强内循环动力;二是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推动财政体制转型;四是进一步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目 录 一、2022 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回顾.1 二、2023 年中国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的外部环境及走势展望.4(一)中国经济发展可能
5、面临的外部环境.4(二)2023 年中国经济运行可能的基本态势.5 三、中国经济中长期面临的一些挑战.8(一)人口总量下降.8(二)城镇化进程放缓.11(三)财政收支持续难以平衡.11(四)需求冲击叠加转移冲击.12 四、政策应对.14(一)提升生产要素报酬率,以增强内循环动力.14(二)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15(三)推动财政体制转型.15(四)进一步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16 1 一、2022 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回顾 2022 年,在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121.0 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3.0%,与年
6、初制定的目标存在一定差距;若以 2019 年为基期,近三年平均增长 4.5%,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仍居于前列。分季度看,一、二、三、四季度 GDP 实际同比分别增长 4.8%、0.4%、3.9%、2.9%,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较为明显。2022 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 2.0%,涨幅较上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年下降 1.4%转为上涨 2.8%,影响 CPI 上涨约 0.51 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 1.8%,涨幅比上年扩大 0.4 个百分点,影响 CPI 上涨约 1.49 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 4.1%,涨幅较上年回落 4.0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