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电子行业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事件:事件:特斯拉在近日的投资者大会上提出,下一代动力总成将在不损害汽车性能和效率的情况下将碳化硅减少 75%(75%reduction in silicon carbide)。特斯拉特斯拉及供应商在中短期及供应商在中短期可能通过可能通过缩小芯片面积和缩小芯片面积和模块封装技术优化模块封装技术优化来降低碳化硅来降低碳化硅成本,中长期可以通过成本,中长期可以通过提升器件电压提升器件电压、提升衬底和外延制造效率、提升衬底和外延制
2、造效率来来降低降低碳化硅器件碳化硅器件成本成本。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罗姆和安森美等国际大厂通过沟槽栅、改变元胞形状等技术缩小碳化硅芯片面积,第三代芯片可以缩小 75%面积,碳化硅芯片缩小导致发热密度急剧增加,特斯拉可能通过 T-pak 等模块封装技术优化提升散热能力和可靠性。此外,中长期来看,器件电压、衬底和外延制造效率的提升也有望降低碳化硅器件成本。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SiCSiC 器件迎风而器件迎风而起起。碳化硅性能优异,是制作高压高频高温器件的理想材料。2018 年特斯拉将碳化硅导入 Model 3,相较于硅基 IGBT 开关损耗度降低 75%、系统效率提升 5%,尺
3、寸更小,新能源车企竞相布局碳化硅器件。Yole 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 SiC 功率器件市场规模为 11 亿美元,预计 2027年将增长至 63 亿美元,CAGR 约 34%。整体电动车相关领域(包括主逆变器、OBC、DC/DC 转换器等)SiC 市场规模有望在 2027 年达到 50 亿美元。根据EVTank 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汽车 2026 年销量将达到 3157 万辆,21-26 年CAGR 为 37%。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升高,以及整车架构朝 800V 高压方向迈进,SiC 器件在主逆变器、DCDC 转换系统、车载充电系统及充电桩等领域有望迎来规模化发展。据 TrendForc
4、e 数据,2025 年全球电动车市场对 6 英寸 SiC晶圆需求可达 169 万片,21-25 年 CAGR 为 94%。海外头部厂商占据产业链主要份额,国内企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海外头部厂商占据产业链主要份额,国内企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SiC 衬底及外延片领域,Wolfspeed 凭借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一家独大;器件领域,欧美日企业领先,整体市占率达到95%,仅意法半导体一家就占据41%。国内企业也在积极研发和探索 SiC 器件的产业化,产业各节点都有所突破,正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而持续高增长。由于下游需求旺盛,我们看好 SiC 产业链相关企业将因此受益。建议关注国内领先的 SiC 芯片和
5、模块厂商斯达半导,IDM 厂商中瓷电子、华润微、闻泰科技,MOCVD 设备企业中微公司,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三安光电、SiC 衬底企业天岳先进等。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成本下降不及预期、未来技术变革的风险、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核心观点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 电子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09 日 蒯剑 021-63325888*8514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4050005 香港证监会牌照:BPT856 李庭旭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2090002 韩潇锐 杨宇轩 张释文 薛宏伟 新能源东风已至,碳化硅御风而起 2022-09-0
6、5 特斯拉新动态促进行业发展 看好(维持)电子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新动态促进行业发展 2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目 录 1 特斯拉事件:碳化硅何去何从?.5 2 碳化硅大势所趋,发展空间广阔.10 2.1 欧美厂商高度垄断,国产化加速.10 2.2 新能源车驱动 SiC 器件规模快速扩张.11 3 投资建议.15 3.1 斯达半导:积极布局碳化硅市场,长期成长动能充足.15 3.2 中瓷电子:注资碳化硅 IDM 企业.16 3.3 华润微:发力碳化硅业务,自研产品持续突破.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