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伦敦经济月刊(2013 年 1月)2013 年 1 月 18 日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中银调研 宏观观察 银行业观察 国际金融评论 国别/地区观察 作 者:刘佩忠 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 话:010 6659 6623 签发人:陈卫东 审 稿:周景彤 梁 婧 联系人:王 静 刘佩忠 电 话:010 6659 6623 对外公开 全辖传阅 内参材料 2023 年 3 月 3 日 2023 年第 17 期(总第 472 期)疫后中国经济恢复系列研究之三:疫后我国投资影响因素及 未来趋势分析 新冠疫情冲击下,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我国投资产生了深刻影响。商品价格、内外需求、宏观政策等是影响投
2、资走势的重要因素。疫情之后整体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但这些因素变动会带动投资发生结构性变化。制造业投资将受到产业政策支持,其中内外需依赖型行业、上下游行业投资结构将转变。房地产投资将在政策调整和居民信心修复作用下企稳,同时需要探索新的长期发展模式。基建投资将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继续发力,支撑疫后经济复苏。服务业投资将因防疫措施调整和社会新需求而获得新增长动力。建议优化投资结构,释放高质量供给潜力;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多措并举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力量。研究院 宏观观察 2023 年第 17 期(总第 472 期)1 疫后我国投资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分析 新冠疫情冲
3、击下,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我国投资产生了深刻影响。商品价格、内外需求、宏观政策等是影响投资走势的重要因素。疫情之后整体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但这些因素变动会带动投资发生结构性变化。制造业投资将受到产业政策支持,其中内外需依赖型行业、上下游行业投资结构将转变。房地产投资将在政策调整和居民信心修复作用下企稳,同时需要探索新的长期发展模式。基建投资将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继续发力,支撑疫后经济复苏。服务业投资将因防疫措施调整和社会新需求而获得新增长动力。建议优化投资结构,释放高质量供给潜力;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多措并举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力量。一、疫情期间我国投资结构性特
4、征变化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外经济、政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各国防控措施阻隔而中断甚至脱钩,大宗商品价格受供需和地缘政治影响出现波动,主要发达国家面临高通胀。国内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产业政策调整引发部分行业景气转向。种种因素深刻影响了我国各产业投资走势。(一)商品涨价、外需拉动以及政策支持推动制造业投资增长 疫情期间,制造业投资经历了两个阶段变化(图 1)。2020 年,疫情严重冲击国内外需求和产业链供应链,全年制造业投资累计下降 2.2%;随生产和需求恢复,2021-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增长快于同期整体固定资产投资。2020-2022年,制造
5、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达到 6.8%,比疫情前 2017-2019 年平均增速高 1 个百分点。疫情期间,制造业投资增速和结构切换主要由商品价格、出口需求、居民消费、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所致。2 2023 年第 17 期(总第 472 期)图 1:近年来制造业投资增速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一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上游原材料制造业投资率先走出低谷。疫情期间,发达经济体流动性宽松,全球大宗商品供需紧张,国际市场投机操作频现;国内能耗双控政策导致煤炭、钢铁、水泥等高能耗行业供给收缩。国际大宗商品和国内主要工业产品价格普遍上涨。2020 年下半年至 2021 年,我国 PPI 进入
6、上行区间。2021 年 10 月PPI 同比涨幅达到峰值 13.5%。2020 年,上游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受产品价格上涨拉动增长 0.87%,是制造业上中下游增速最先转正的部分,成为推动制造业投资复苏的首要支撑(图 2)。但 2021 年下半年,随着钢铁、煤炭等工业产品商品价格回落,上游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制造业投资动能出现转换。二是强劲的出口需求推动中游装备制造业接替支撑投资增速。受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中断且迟迟未能恢复,叠加外国政府大规模发放现金补贴刺激居民消费,海外供需失衡。我国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制造业复工复产有序,弥补了部分海外生产缺口。2020-2022 年,我国出口平均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