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放银行全球发展报告开放银行全球发展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 2020 年 3 月 银行+金融科技: 让银行无处不在 2 目录 引言. 3 第一章从开放银行到开放生态. 7 一、开放银行:开放的数据与服务共享平台. 7 二、开放生态:让银行无处不在. 9 第二章开放银行:国际趋势与典型案例. 13 一、全球银行的开放之势不可阻挡. 13 二、欧洲:破局银行转型,引领开放潮流. 14 (一)发展现状:以监管先行构建开放金融生态. 14 (二)典型特征:监管层与中间层双向驱动的开放格局. 15 三、美国:金融体系成熟,市场自发驱动.
2、 20 (一)发展现状:市场主导开放银行进程. 20 (二)典型特征:中间层发力拥抱开放银行浪潮. 21 四、亚太地区:政府推动布局,实现后来居上. 24 (一)发展现状:政府主导建立数据开放生态. 24 (二)典型特征:监管层主导构建开放生态. 25 五、开放银行的国际比较. 30 第三章开放银行:中国特色与未来建议. 32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开放银行发展奠定基础. 32 二、中国版开放银行:构建独具特色的开放生态. 35 (一)多方共同参与的金融新生态已初步形成. 35 (二)逐步形成具有典型开放银行特征的业务新模式. 38 三、我国开放银行未来发展建议. 41 (一)因地制宜,强化开放
3、银行顶层规划. 41 (二)引导自主开放,推进数据共享. 41 (三)建立安全有效的数据开放机制. 42 (四)制定行业标准,统一技术规范. 42 (五)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优势互补. 43 参考文献. 44 3 引言引言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数以亿计的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带来了冲击。为 帮助它们渡过难关,国家大力实施金融扶持政策,号召金融机构对小微经营群体 精准放贷。近日,全国工商联会同多家行业协会,与蚂蚁金服旗下的网商银行等 共同发起“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通过在线申请、无需人工接触的数字贷款方 式为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户提供贷款,并迅速得到各大银行和企业的响应。金融 科技企业在应对疫情冲击
4、方面表现出的这种独特优势, 归因于其数亿个人用户及 近亿商户的场景能力,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大数据风控能力。金融科技企业将场 景与用户开放给银行,超越了银行向第三方开放数据和服务的传统模式,令银行 在开放的场景中精准触达并服务用户, 这是当前银行与科技企业等联合创新的结 果,是构建以用户价值最大化为宗旨的开放银行生态的一种有效尝试。 近年来, 伴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发展, 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业务快速融合, 在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协作下,我国存款贷款、支付清算、理财投资 等基础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普惠性走在了世界前列, 开放银行的发展在某些层面 也处于领先全球的优势地位。2015 年开始,获
5、得当时中国银监会备案的四家银 行,即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亿联银行开始推出互联网银行业务,到 2018 年中国的开放银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年 7 月浦发银行推出 APIBank 无 界开放银行,目前已有超过 50 家银行上线或者正在建设开放银行业务。不同于 早期欧洲的开放银行计划,监管要求银行向第三方开放数据,旨在打破银行业垄 断地位,方便金融科技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开展业务。在相关政策指引和良好金融 科技生态推动下,中国开放银行逐步走上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商业银行发挥 自身优势,运用科技手段开展金融业务,对外开放技术及业务能力。领先的金融 科技公司也与银行积极开展合作,拓展业务边界,
6、共同打造良好的开放生态,形 成拥有开放、共享、生态等理念的金融展业新模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面 向小微企业和普通大众的金融服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银行通过开放银行的模式 进入网络消费、数字生活的场景,服务小微和大众金融消费者,成为中国特色开 放银行的最佳范本。 从开放银行走向开放生态,让银行无处不在从开放银行走向开放生态,让银行无处不在。 4 从最初业务开展依赖线下网点与人工,单纯注重运营效率提升的传统银行, 到借助金融科技实现渠道升级,降低运营成本的互联网银行, 再到通过共享数据 服务实现开放、提升金融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的开放银行,银行不断沿着开放和 转型的道路向前延伸, 逐步实现从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