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2月01.氢能产业发展02.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PART01氢能产业发展氢能是未来能源体系变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n 氢能是清洁、低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额外污染,也不产生CO2排放。按照氢能的制取方式,可将氢能划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其中:灰氢:从化石燃料制取的氢气,碳排放强度高;蓝氢:化石燃料制氢+CCS(即碳捕集技术)制取的氢气,碳排放强度低;绿氢: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氢气,几乎没有碳排放。n 氢能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部分制氢过程可能产生碳排放,但未来随着绿氢的推广,氢能产业的碳排放预计将显著减少,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据IEA预测,2021-2050年,氢能在全球
2、降碳行动中的累计贡献度为6%。碳排放强度划分(由高到低)碳排放强度划分(由高到低)灰氢碳排放强度高化石燃料制取蓝氢碳排放强度低化石燃料制取+CCS绿氢几乎没有碳排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35%19%13%11%11%6%5%可再生能源电动化科技进步碳捕捉技术(CCUS)行为和需求变化氢能减少煤炭、石油利用2021-2050年多种降碳方式的累计贡献度(全球)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嘉世咨询供应链完善,氢能应用前景广阔,发展潜力较大n 氢能的应用场景较为丰富。上游氢气制取的方式包括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提纯制氢、电解水制氢等,氢气运输的方式包括道路车辆、铁路、船舶、管道运输等,加氢站是氢能大规模应用
3、的关键性基础设施,氢能的终端应用领域包括交通、工业、电力、建筑等。上游:氢生产与供应中游: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下游:燃料电池应用氢制取氢储运加氢站化石重整(煤、天然气)电解水高压气氢拖车液氢槽车加氢机压缩机储氢瓶组工业副产(焦炉煤气、化肥氯碱轻烃工业)变压吸附PSA装置储氢瓶管道气氢卸氢机站控系统、管道&阀门氮气汇流排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统配件质子交换膜铂基催化剂双极板空气压缩机各种电磁阀及管路加湿器DC/DC储氢瓶碳纸/碳布膜电极密封垫片压力调节阀稳压罐氢气循环泵或引射器传感器增湿器交通领域物流车重型卡车船舶飞机固定式电源/电站天然气掺氢氢能冶金工业与能源领域天然气掺氢微型热电联供建筑领域
4、乘用车专用车大型客车有轨电车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嘉世咨询政策发力,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n自2019年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我国各部委密集出台各项氢能支持政策,内容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加全链条关键技术攻关、氢能示范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n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实现“双碳”目标为总体方向,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氢能产业的三个五年阶段性发展目标,同时也明确了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氢能产业上升至国家能源战略高度。发布时间发布机构政策文件政策解读2022.06发改
5、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内容:推动光伏治沙、可再生能源制氢和多能互补开发;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意义:明确要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复利用,为“十 四 五”期间氢能产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2022.03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内容:分析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明确了氢能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战略定位、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氢能创新体系、基础设施、多元应用、政策保障、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具体规划。意义:氢能上升至国家能源战路高度。2021.11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内容:攻克高效氢气制备
6、、储运、加注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推动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意义:就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关键技术提供了创新指引,为氢能的示范应用和安全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2021.10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内容: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意义:明确了氢能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意义。2021.03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内容:在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意义:氢能作为国家前瞻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写 入“十四五”划。2020.12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