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国防军工 2023 年 03 月 02 日 低轨星座蓄势待发,千亿蓝海扬帆启航 看好 星耀强国之低轨卫星系列报告之一 证券分析师 韩强 A0230518060003 武雨桐 A0230520090001 研究支持 穆少阳 A0230122070006 联系人 穆少阳(8621)23297818 本期投资提示:通信容量提升加快卫星互联网应用,低轨通信星座建设加速。卫星主要由载荷及平台两大部分组成,按照应用领域,卫星可分为通信、导航及遥感卫星等,根据 UCS 统计数据,我国通信卫星商用数量最多,占比超 50%。受益于高通量卫星技术进步,卫星互联网应用
2、加速,而低轨卫星在发射成本和实现全球覆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成为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焦点,各国加快低轨星座部署。国内通信卫星相较国外起步较晚,在高通量卫星技术上不断缩小与国外差距,且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通信卫星产业政策,积极布局低轨通信星座,并成立中国卫星网络集团统筹国内低轨通信星座建设,行业发展迎来加速期。四大驱动因素叠加,卫星通信行业步入高速建设期。1)频轨资源有限且具有“先占先得”的特征,发展低轨星座具有战略必要性;2)低轨卫星抗干扰能力强、容错性高,在信息化战争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3)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中国通信卫星发射数量或将迎来高速攀升;4)卫星制造成本降低助力低轨卫星互联
3、网快速落地。四大环节构建超千亿市场,行业或进入增长爆发期。卫星产业链分为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四大环节。1)卫星制造与发射服务市场:小卫星体积小重量轻、研制加工周期短、建造成本低,随卫星互联网建设落地,小卫星未来增量可观,预计截至2027 年,小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市场空间合计 2500 亿元。2)地面设备制造市场:通信卫星移动终端未来市场空间广阔,预计截至 2027 年,卫星移动终端市场空间达 359.6 亿元。3)运营服务市场:通信卫星应用领域广泛,受益于机载、船载、卫星广播电视等下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及物联网等新型应用场景拓展,潜力巨大。卫星产业链各环节均有亮点,上游率先
4、受益。1)卫星制造:位于产业链上游,载荷及平台为两大核心构成,目前主要由国家队主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系统配套。根据艾瑞咨询数据,卫星有效载荷价值占比约为 50%,转发器分系统和天线分系统是核心部件;卫星平台产业集中度高,待挖掘市场潜力大,星敏感器、飞轮、星载计算机及数传测控分系统应用需求高,且大多为货架式产品,规模效应强;卫星 AIT 是卫星制造关键环节,近年来多家科研院所及民企建成小卫星柔性生产线,提高了我国商业卫星批量化研制能力。2)地面设备:终端设备及配套方面参与者较多,市场空间广阔,主要围绕通信卫星天线、卫星终端、射频芯片等领域。3)运营服务:分为空间段运营服务和地面段运营服务,资金壁
5、垒高,行业垄断显著。看好通信卫星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产业链各环节核心企业。随着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以及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预计我国通信卫星产业链将进入高景气周期。考虑行业发展处于“0-1”的快速发展期,且低轨卫星规模数量大,我们建议重点关注高价值占比产品以及货架式产品的核心配套企业。推荐原材料/元器件/芯片模块领域的中简科技、铖昌科技、臻镭科技、天奥电子、国博电子;载荷及平台领域的佳缘科技、天银机电、康拓红外、航天电子;总装领域的中国卫星、上海沪工、长光卫星;运营服务领域的中国卫通等。风险提示:低轨卫星建设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军品增值税政策变动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
6、与声明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2 页 共 62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投资案件 结论和投资分析意见 看好通信卫星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产业链各环节核心企业。随着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以及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预计我国通信卫星产业链将进入高景气周期。考虑行业发展处于“0-1”的快速发展期,且卫星规模数量大,我们建议重点关注高价值占比产品以及货架式产品的核心配套企业。推荐原材料/元器件/芯片模块领域的中简科技、铖昌科技、臻镭科技、天奥电子、国博电子;载荷及平台领域的佳缘科技、天银机电、康拓红外、航天电子;总装领域的中国卫星、上海沪工、长光卫星;运营服务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