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白皮书版权专属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科移动”)所有,并受法律保护。如需基于非商业目的引用、转载、传播或以其他方式合理使用本白皮书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应完整注明来源。违反前述声明者,中信科移动将追究其法律和商业道德之责任。6G 场景、能力与技术引擎白皮书(V.2021)序 6G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5G 的延伸6G 发展现状6G愿景场景提炼能力要求网络智能能力可信安全能力可编程能力算网协同能力立体组网能力网络感知能力6G技术引擎空天地融合技术超维度天线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编码技术新型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 灵活频谱共享技术太赫兹技术可编程网络网络智能6G 安全确定性网络
2、算力网络智能网络架构结束语缩略语目 录 CONTENTS 01020203 06 06 07 10 1010 111111 12 12 1416 17 19 20 21 23 25 2628293132 3536全域覆盖场景智联01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中信科移动)、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信科)于 2020 年底联合发布全域覆盖场景智联-6G 愿景与技术趋势白皮书的一年以来,6G 愿景、需求、能力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也成为通信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标准化组织中热烈讨论的焦点议题。在 6G 研究行业大潮的推动,以及国内各相关组织指导下,中信科移动、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3、(中国信科)的 6G 专家团队在 6G 的各个新领域中持续深入探索。2021年的这本白皮书进一步深入地阐述了这一年来对 6G 研究当前阶段的现状与进展、6G 愿景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多个具有市场潜力的具体 6G 技术浅析。序全域覆盖场景智联02IMT-2020(5G)技术于 2020 年底在 ITU 正式发布成为全球 5G 核心标准,5G 技术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商用化,快速地进行产业化落地。截止 2021 年 10 月份,中国 5G 基站数量达到 129 万站,5G 终端用户达到 4.5 亿户。一方面在以产业公司为主的标准组织中,例如3GPP,对于 5G 技术进行了演进性的增强,在今年提出了 5G-
4、Advanced(简称“5G-A”)的标准发展阶段,其中也不乏为 6G 准备而开展的技术研究。5G-A 在 3GPP 中从 Rel-18 启动,目前在无线接入网和网络技术均进行了技术的持续演进和标准化。无线接入网(RAN)方面着重在性能、垂直行业创新应用和面向未来的新技术探索。性能方面将通过多天线和其它相关的物理层技术增强,继续全面提升上、下行频谱效率,并解决上行覆盖的短板,缩小上下行的性能差距;将包含全双工和动态 TDD帧结构等增强,探索相应的干扰检测和管理方案,显著提升系统容量并降低传输时延;也将进一步研究网络能耗的科学评估方法以及网络节能机制,顺应低碳和绿色网络的趋势。为更好地支持垂直行
5、业创新应用,3GPP 继续推动非地面网络(NTN)、高精度定位、NR 广播多播、Sidelink 和无人机(UAV)等技术的演进。对于新型业务 XR、cloud gaming,3GPP 也展开了流量模型、QoS 需求等业务特征,以及针对终端能耗及系统容量的建模和评一6G研究的现状与进展估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索技术增强方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AI&ML)应用于无线接入网的工作将会在 5G-A 的演进中不断深入,具体将探索 AI&ML用于优化负载均衡、节能和移动性管理等场景,研究和标准化相应的网络接口、信令和流程,也将探索 AI&ML 在空中接口,特别是物理层优化中的应用场景,包含信道估计和反馈
6、、波束管理,以及高精度定位以及合理的建模和评估方式。网络技术方面,目前 3GPP 在网络人工智能、卫星网络等方向已经开展了标准化工作。在网络人工智能方向,3GPP SA2 在 Rel-15 引入了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WDAF),自动为网络提供特定的网络数据分析。在 Rel-16 中对 5G 系统架构进行了增强以支持网络数据分析服务,定义了标准化框架来实现数据收集并向消费者提供分析;在 Rel-17 主要研究通过网络数据分析支持网络自动化;并将在 Rel-18继续对网络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网络人工智能需求。在卫星网络方向,3GPP SA2 在 Rel-17 开始进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