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目录前言.1一、理念篇.2(一)智慧城市发展洞察.2(二)智慧城市发展需求.21 把握城市脉动,城市基础感知系统有待挖掘.22 加强分析诊断,城市智能决策系统有待开发.33 驱动高效运行,城市自动控制系统有待升级.3(三)数字基础设施的定位与内涵.41 创新融合:数字基础设施重构传统基础设施.42 泛在联接:数字基础设施构筑万物互联网络.43 高效智能:数字基础设施创建智慧城市大脑.4(四)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背景与形势.51 后疫情时代:“建用结合”模式激发数字基础设施内在价值.52 双碳战略下:节能减排要求带来数字基础设施能效压力.53 安全保卫战:风险变化多端重塑数字基础设施防御内功.5二
2、、方法篇.7(一)智慧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图景概览.7(二)智慧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架构.9(三)智慧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评估模型.11三、实践篇.13(一)智慧交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131 场景概述.132 业务需求及建设内容.133 最佳实践杭州智慧交通系统.21(二)智慧社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221 概述.222 业务需求及建设内容.233 最佳实践杭州杨柳郡园智慧社区.31II(三)智慧景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321 概述.322 业务需求及建设内容.333 最佳实践乌镇智慧景区.39(四)智慧环保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401 概述.402 业务需求及建设内容.413 最佳实践丽水“家
3、乡之绿,天眼守望”.48(五)智慧城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491 概述.492 业务需求及建设内容.503 最佳实践湖州智慧城管.56(六)智慧水利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561 概述.562 业务需求及建设内容.573 最佳实践广东省水利视频监控综合应用.66四、展望篇.68(一)面向系统性发展,推进软硬基础的协同建设.68(二)面向高质量发展,加快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68(三)面向高效能发展,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68(四)面向高可靠发展,加速安全体系的建设提升.69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白皮书1前前言言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往往被看作如何收集更多的数据资源、如何引进最新的网络技术、如何提高
4、机器的计算能力,而智慧城市的“智慧”“创新”远远不是各种新技术的叠加,而是科学利用新技术、新设施,创新管理和应用模式,切实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创新民生服务、促进经济增长、优化城市治理,帮助城市以更聪明的方式思考、行动、合作。“一卡通”“一码通”推动了便捷的出行服务,自适应信号灯让城市交通网络更加畅通,24h 视频监控保障城市背街小巷干净整洁,持续的空气和水质监测为环境治理的政策调控提供支持。现代化城市正在数字基础设施的助力下,逐步改进和完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保障与提升。城市的智慧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字基础设施的部署需要充分
5、协调技术演进和资金投入。数字基础设施部署也不是依靠一两项设施的建设完成的,需要形成从点到面的部署,需要依赖多种设施、设备、平台的共同协作,才能真正支撑智慧化应用的建设落地。为了充分发挥数字基础设施的效能,持续提升城市发展各个维度的能力水平,需要结合城市发展实际痛点,梳理具体业务场景的发展需求,针对性开展数字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本白皮书从理念、方法、实践、展望四个方面,分析总结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定位与形势,明确其主要建设内容,结合智慧城市的具体场景,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提升提供实践路径,并对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做出趋势研判,为智慧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白
6、皮书2一、理念篇一、理念篇(一)智慧城市发展洞察智慧城市被视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其本质是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信息技术和城市建设运营相融合,实现城市管理的感知化、物联化、共享化和智能化,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目前,全球至少有 1000 个城市正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亚欧美非各洲均有分布。中国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火热的国家,试点数量占比达到了 48%。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我国 664 个大中小城市,宣布要建设智慧城市的有超过 500 个,列入国家试点范围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