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DITORIAL COMMITTEE编写人员刘映尚主任委员梁寿愚主编(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许洪强、刘湘雯、余建国、李建设、陈丰、胡荣顾全、翟明玉副主任委员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CDAI创新工作室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互联网+”电力系统自动化学科组阿里云研究院主编单位刘金波、周华锋、梁寿愚、王春光、张伟、刘延乐 吴明宸、肖剑、刘立萍、狄方春、忻舟委员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主办单位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崔维平、余婧、黄兵、潘城、吴永欢、周岚阳、申小兵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孔海斌、赵勇,于全喜,杜杰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李健华、赵倩、黄雯、刘凯北京清能互联科
2、技有限公司 赖晓文、董成、张丙金、廖晔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陈益民、施铃泉、钟鹏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 宋学清、邓远发、黄文琦、谢型浪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吕志强、陈佳、孙超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陆继翔、严晴、李红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张玉兵、黄天明、张文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熊鹏、高朴、王鹏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黄晓波、栾凤宇、黄锐泰豪软股份有限公司 熊福喜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盛子城、何建强、李富亿可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王春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陶蕾、丁强、蔡帜、王佳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张辉、苏森民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赵轩
3、(公司顺序按首字母排列)电力专家开展模型及分析框架设计模型及框架设计明确目标,内容拆解及任务分工项目启动面向电力系统内外部专家开展访谈,完善模型及分析框架专家访谈电网、发电领域专家研讨模型及分析框架的可行性专家研讨会设计调研问卷,面向19 家单位开展调研第一次问卷调研2021.112022.22022.42022.12021.12本报告由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主办,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CDAI创新工作室、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互联网+”电力系统自动化学科组、阿里云研究院联合主编,电网公司、电力自动化厂商、电力科技企业、科研机构以及互联网生态企业等19家单
4、位参与调研和编制,超过60余名电力行业技术专家参与评审。报告自2021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历经框架和模型设计、电力企业访谈、技术厂商访谈、调研问卷设计与发放、专家研讨与评审及征求意见等环节(详见下图项目关键时间点)。报告成稿后“互联网+”电力系统自动化学科组组织开展意见征集,收回有效反馈超二十余份,为报告修改完善提供重要参考。报告采用产研创新协同模式,形成数字电网调度领域首部产研联合编制的技术成熟度分析报告,旨在为电网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编制说明EXPLANATION面向19家单位收集典型实践案例第二次补充调研结合调研结果形成初稿,并召开领域专家研讨会专家研讨会根据意见反馈完善报告,形成终
5、稿定稿形成中间稿,并依托“互联网+”学科组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及评审研讨在第四届电力调度AI应用大赛决赛现场发布重磅发布2023.22022.72022.122022.62022.5CONTENTS目录2.1.新技术发展情况2.2.新技术优先矩阵分析1517二.整体情况分析3.1.联邦学习3.2.可信计算3.3.低代码技术3.4.浸没式液冷3.5.大模型2023273032三.正在崛起的技术前言09一.模型与研究方法115.1.调度云边协同5.2.调度智能运维5357五.步入幻灭期的技术7.1.云桌面7.2.云计算8387七.走向成熟的技术6.1.云原生6.2.云超算6.3.智能语言处理6.4.求
6、解器6.5.时间序列预测6.6.电力系统计算分析软件616366707477六.爬坡复苏的技术4.1.知识图谱4.2.图数据库4.3.精细化数值天气预报技术4.4.强化学习37414447四.在顶峰的技术炒作周期阶段效益等级新技术发展水平调研企业名单90909191附录89前言PREFACE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电力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主力军,在能源体系中发挥着能量传输和转换的枢纽平台作用,承担着减碳的重要责任,也面临“三高”“双峰”等巨大挑战。新形势下,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已成共识,并且已经成为加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