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证券研究报告|公司深度|中药 http:/ 1/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羚锐制药(600285)报告日期:2023 年 02 月 20 日 改革弹性体现,骨科贴膏龙头改革弹性体现,骨科贴膏龙头 羚锐制药羚锐制药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核心变化:新一轮营销改革提效,看好利润增长的持续性核心变化:新一轮营销改革提效,看好利润增长的持续性 骨科贴膏剂龙头品牌,深耕骨科贴膏剂龙头品牌,深耕 OTC 领域多年。领域多年。公司是骨科贴膏龙头企业,产品主要覆盖骨科、心脑血管、麻醉科、儿科等多个科室,以中药品种为主,其中骨科类是公司最具优势的领域,2021 年骨科类产品营收占比超六
2、成。公司通过两次营销改革,销售费用率下降带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通过两次营销改革,销售费用率下降带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经历两次重要的营销改革,(1)2012-2018 年:开展事业部改革,公司成立各单独的事业部,包括贴膏剂事业部、口服制剂事业部等,事业部销售战略成功带动公司在2012-2018 年销售规模快速上升。(2)2018年至今:整合销售平台,提高销售效率,公司于 2018 年组建河南羚锐医药公司,专门负责销售,事业部只做生产,由此成功实现降费增效,2018-2021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从 51.5%下降至 48.3%,控费效果明显,我们认为这种趋势在 2022-2024 年有望持续
3、,为公司带来更高的盈利空间。成长空间:贴膏稳健增长,儿科、芬太尼和软膏剂贡献新增量成长空间:贴膏稳健增长,儿科、芬太尼和软膏剂贡献新增量 大品种增长较稳健大品种增长较稳健,部分部分二线品种贡献成长性。二线品种贡献成长性。从公司的收入和毛利结构来看,以骨科产品为主的膏剂类产品是公司收入和毛利的核心构成,2021 年贴膏剂占比的收入占比为 60%,毛利占比也维持在 60%以上;而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19-2021 年,公司膏剂类业务的毛利贡献比例出现了小幅下滑趋势,从64.4%下滑至 61.2%,同时,软膏剂品种的毛利占比从 4.3%升至 4.8%,这说明,除公司已经深耕的骨科贴膏剂领域外
4、,部分二线品种可以贡献新的增量。其中,贴膏剂中的儿科、芬太尼品类,和软膏剂都是公司 2022-2024年增速较快的二线品种,有望成为公司后续成长的新动力。贴膏剂:疫后弹性渐显,贴膏剂:疫后弹性渐显,芬太尼和儿科品种贡献新增量芬太尼和儿科品种贡献新增量,2022-2024 年收入年收入CAGR15.5%。其中:(1)芬太尼:2012 年公司单独设立芬太尼事业部,对产品进行推广销售;与注射剂相比,贴剂使用方法更为简便,不良反应较低,止痛效果好,广泛用于癌性疼痛和非癌性疼痛的治疗。我们认为2022-2024 年该品种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实现较高销售增速;(2)儿科类:小儿退热贴属于一类医疗器械,通过物
5、理降温缓解发烧症状,我们认为后疫情时代,2022-2024年该产品增速有望恢复到 2015-2019 年增速水平,实现较快增长;(3)通络祛痛膏:2021 年销量 2.9亿贴。该产品为公司独家,是处方药和 OTC双跨品种,纳入国家基药目录和医保乙类目录;2021年医保目录调整,取消该品种“门诊使用报销限制”,助力提升销售天花板;(4)“两只老虎”:“两只老虎”系列为公司普药产品,主要包括壮骨麝香止痛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等,主要在 OTC 端销售,壮骨麝香止痛膏在 OTC 市占率超 90%,是行业绝对龙头;与竞品相比,“两只老虎”系列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我们认为或有提价空间,实现量价齐升。
6、软膏类:软膏类:皮肤科领域丰富产品矩阵,皮肤科领域丰富产品矩阵,2022-2024 年年收入收入 CAGR26.4%。2014-2021 年公司软膏剂收入从 0.29 亿元增长至 1.21 亿元(CAGR 为 22.44%),其中主要产品为三黄珍珠膏、复方酮康唑乳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均由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羚锐生物负责。2018 年,公司收购子公司羚锐生物药业的少数股权,实现了将软膏剂产品纳入公司销售体系,在销售改革的驱动下软膏剂业务实现较快增长;因为软膏剂产品规模较小、基数较低,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软膏剂业务有望实现 20-30%的收入增速。其余二线品类:其余二线品类:(1)胶囊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