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1-证券研究报告 2023 年 2 月 19 日 行业行业研究研究 从从新新巴巴 I III II 到到国内国内资本新规资本新规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解读系列报告之一 银行银行业业 信用风险标准法、内评法为信用风险标准法、内评法为巴塞巴塞尔尔协协议议 I III II 最终方案的最终方案的改革重点。改革重点。历时长达 7 年的修订,BCBS 于 2017 年 12 月发布了巴塞尔 III:后危机改革的最终方案(以下简称最终方案),主要进行了以下修订:1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标准法改革。标准法改革。对风险暴露分类进一步细化,并合理确定其风险驱动因子,重
2、新校准风险权重;2 2)信用风险内评法改革。)信用风险内评法改革。最终方案限制了内评法的使用范围,并重新校准了风险参数的底线。同时,针对采用内评法的银行设定了 72.5%的永久性资本底线;3 3)其他方面改革)其他方面改革还包括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方法改革、市场风险资本计量改革、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更高的附加杠杆率要求等。相比巴塞尔协议 III(2010),最终方案延续了巴塞尔协议“以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以提升风险敏感性、计量结果的可比性等方面为出发点,对风险计量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对于增强银行体系的整体稳健性具有重大意义。最终方案最终方案对信用风险标准法进行了全方位的重塑,改革重点包括:对
3、信用风险标准法进行了全方位的重塑,改革重点包括:1 1)银行)银行风险暴露。风险暴露。a a、对于外部信用风险评估法(ECRA),下调“A+A-”评级对应的风险权重;b b、对于未评级银行,则采用标准信用风险评估法(SCRA)来取代现行方案的单一权重设定;2 2)公司风险暴露:)公司风险暴露:a a、一般公司风险暴露新增 75%、100%两档风险权重;b b、针对“投资级”公司、中小企业分别单设 65%、85%的风险权重;c c、新增专业贷款风险暴露,主要处理商品融资、项目融资、物品融资的风险权重;3 3)零售风险暴露:零售风险暴露:a a、对于信用卡等具有循环属性的监管零售风险暴露,若债务人
4、在过去 12 个月内没有出现逾期,其风险权重由 75%降至45%;b b、非“监管零售”风险暴露采用 100%风险权重;4 4)房地产风险暴露:)房地产风险暴露:a a、根据贷款是否符合审慎条件、还款源是否依赖于抵押房产的现金流、抵押房产的 LTV 确认风险权重;b b、新增开发贷风险暴露。最终方案最终方案落地落地实施实施后后或或将将加剧加剧国际国际银行体系资本压力。银行体系资本压力。根据 BIS 测算结果,最终方案的落地实施将抬升风险加权资产规模,导致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且中小银行面临资本压力相对更大。拆分结构来看,资本底线要求加剧了各类银行资本消耗,一定程度上压缩了银行监管套利空间
5、,但各类银行在信用风险的表现上却有所分化,表现为中小银行 MRC 明显提升,而大型银行却有所下降。具体看:大型银行最低资本要求有所下降,主要得益于公司风险暴露资本 消耗收缩明显,而由于最终方案取消了股权、银行风险暴露中内评法和高级内评法的使用,增加了银行风险暴露外部评级标准法规定,使得中小行股权、银行风险暴露资本消耗有所扩大。最终方案最终方案 代表的最新国际银行监管架构及监管理念,将对国内银行业的发展代表的最新国际银行监管架构及监管理念,将对国内银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具体来看:1 1)对公业务方面,)对公业务方面,鼓励开展投资级企业、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对于 P
6、PP 等项目融资则需要优选项目;2 2)房地产业务)房地产业务方面,方面,鼓励银行优先开展房地产已竣工、LTV 较低、贷款偿还不依赖于抵押房产现金流的房地产抵押类项目,及资本金比例较高的开发贷。对未竣工等不满足条件的房地产抵押类项目及开发贷,在定价、抵/质押率等方面,将适度提高回报及管理要求;3 3)零售业)零售业务方面务方面,鼓励投放高质量信用卡贷款,同时做好授信敞口和表内贷款质量的管理工作;4 4)同业业务方面,)同业业务方面,金融机构风险权重及违约概率(PD)下限提升,质押品缓释效力的下降,都将直接提升同业业务资本消耗水平。此次改革更鼓励银行开展 3M 以内高评级(A 级)银行同业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