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复旦智库报告指标体系001001引言 指标方向枝杈相连万木争荣精耕细作遮阳挡雨生生不息 指标体系初步框架附录 001004009013本报告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面向数字化发展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体系与能力建设研究”(批准号:21&ZD33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报告版权为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复旦 DMG)所有,如需引用本报告内容,请参照以下规范: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指标体系(2022年度)R/OL.(2022-08-29)引用日期,格式为 YYYY-MM-DD.http:/ 2017 年首次发布以来,定期对我国地方政府数据
2、开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精心测量各地“开放数木”的生长态势和成果价值,助推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生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2018 年以来,“中国开放数林指数”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等部门监测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情况提供数据支撑。201720182019002开放数林指数邀请国内外政界、学术界、产业界七十余位专家共同参与,组成“中国开放数林指数”评估专家委员会,以体现跨界、多学科、第三方的专业视角。专家委员会基于数据开放的基本理念和原则,立足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要求与地方实践,借鉴国际数据开放评估经验,构建起一个系统、专业、可操作的地方政府数据开放评估指标体系,并每年根据最新发展态势和重点难
3、点问题进行动态调整。从 2022 年起,指数发布方将于上半年公布当年经调整后的指标体系初步框架,下半年发布评估结果及标杆案例。202020212022003指标方向004“中国开放数林指数”发布以来的五年,社会各界对利用公共数据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各级各地政府对数据开放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也不断提升,全国各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数量显著增加,数据开放数量与容量也已初具规模,数据开放已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数据,蔚然成林”的愿景正在逐步实现。然而,我国公共数据开放目前仍存在不充分、不协同、不平衡、不可持续等问题。首先,市场和社会对开放数据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表现为开放数据数量
4、不多、容量低、颗粒度粗、质量不高等问题,实时动态、高颗粒度、高容量数据集的开放极少,来自政府部门数据以外的公共数据集的开放也很不充分。其次,各地数据开放工作之间缺少联动协同,地方平台间未充分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连通,各地开放的数据在内容和标准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各地之间在开放平台的数量、开放数据集的数量、容量和类型上也很不平衡。数字化发展的目标包括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建设,目前各地数据开放工作更多侧重于发展数字经济的目标和面向大中型企业,而对于其促进数字社会发展的作用尚未给予同等重视。以上这些公共数据开放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也影响了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效果,导致了数据利用主体单一,利用成果
5、数量少、质量不高、大多局限于本地和单一领域等问题,跨地域跨领域的高质量深度利用成果寥寥无几。最后,平台运营服务不稳定或缺失、数据更新频率不及时甚至无故“断供”、数据开放利用中的安全风险等问题仍然存在,公共数据的供给侧与需求方之间尚未形成互信、有效、可持续的价值共创生态。一、指标方向指标方向005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2022 年开放数林指标体系将重点围绕协同联动、普惠包容、精准务实、安全保护、持续长效等基本理念和方向,对数据开放的准备度、平台层、数据层和利用层四个维度开展评估,以促进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持续推进与价值释放。具体的指标调整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指标方向枝杈相连独木不成林,只有让“
6、数木”们既能因地制宜,百数齐放,又能枝杈相连,根系相通,才能成长为一片繁盛多姿的数林。因此,2022 开放数林指数特别关注各地数据开放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包括省域内城市平台的上线比例、省市平台间的互联互通、跨区域平台间的联动协作、开放数据法规政策体系的完备程度、不同层级间标准规范的贯彻呼应、同类数据集在数据项上的一致性以及数据利用促进活动的省市协同与跨省联动等方面。万木争荣数据开放的目标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让各类社会主体尤其是相对弱势的组织和个体也能平等获得和利用公共数据,使人人都能共享数据开放的红利,实现公共数据资源的“共同富裕”,营造普惠包容、万木争荣的数据开放生态。006 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