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 23 页页起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前景广阔前景广阔,时机未到,时机未到中国中国养老产业展望养老产业展望 共同富裕系列报告之十七2023.2.8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杨帆杨帆 政策研究首席 分析师 S1010515100001 刘春彤刘春彤 政策研究分析师 S1010520080003 中国中国老龄化加速为养老产业带来巨大潜力,但人口代际差异驱使市场节奏分化,老龄化加速为养老产业带来巨大潜力,但人口代际差异驱使市场节奏分化,养老产业养老产业正处在黄金时代的黎明正处在黄金时代的黎明。积极
2、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政策重。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政策重心在于整体产业补短板,与代际转换趋势心在于整体产业补短板,与代际转换趋势不完全契合,不完全契合,产业产业发展节奏发展节奏需分门别类需分门别类仔细判断。仔细判断。具体来看,中国养老金体系日趋完善具体来看,中国养老金体系日趋完善,养老金融市场大有可为,养老金融市场大有可为;养老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市场时机未到,核心堵点是服务和老年用品市场时机未到,核心堵点是当前“当前“50 后”消费能力后”消费能力不足。需观察不足。需观察人口形势和政策方向,预计养老金融先行爆发,养老服务与用品将逐步完善人口形势和政策方向,预计养老金融先行
3、爆发,养老服务与用品将逐步完善。中国老龄化加速为养老产业带来巨大潜力,但人口代际差异中国老龄化加速为养老产业带来巨大潜力,但人口代际差异明显明显,养老产,养老产业业正处在黄金时代的黎明正处在黄金时代的黎明。截至 2021 年末,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 2亿,占总人口 14.2%;联合国预计,到 2030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 2.58 亿,占总人口 18%,产业潜力巨大。但是,建国后三次“婴儿潮”具有代际差异:当前老龄人口主要是第一次婴儿潮“50 后”,人口数量、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均不及第二次婴儿潮赶上改革开放时代红利的“60 后”和“70 后”,后者尚未进入老龄。因此我们认
4、为,代际差异和代际转换的节奏将驱动养老产业细分市场发展出现分化。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政策重心在于整体产业补短板。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政策重心在于整体产业补短板。养老产业大致分为养老金融、养老服务和养老用品三类。“十四五”规划将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养老服务”列为三大扩内需方向之一。养老金融重点强调老有所依,夯实养老财富储备,优化三支柱体系,助推财富管理发展;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篇幅最多,强调创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规范发展机构养老,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等,补短板政策意图明确。二三支柱发展迅猛二
5、三支柱发展迅猛,养老金融市场大有可为。预计到,养老金融市场大有可为。预计到 2030 年年将有将有近近 10万亿增量资金,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万亿增量资金,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养老金融的核心是养老财富储备及其投资。公共养老金(第一支柱)覆盖率高但趋于极限,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第二支柱发展快速,第三支柱方兴未艾,特别是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后,催化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日渐丰富。综合来看,中性假设下我们预计养老金融市场到 2030 年将有 9.6 万亿增量资金。“60 后”和“70 后”群体寻求更高养老金替代率和更优质老龄生活,有充分养老储备需求。预计养老金融将迎来大幅成长,开启从地产到金融、从储蓄向投资的转
6、化进程,为资本市场持续提供长线资金,从而助力有活力、有韧性市场的持续繁荣。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市场时机未到,核心堵点是当前“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市场时机未到,核心堵点是当前“50 后”老龄人群后”老龄人群消费能力不足。消费能力不足。从供给来看,老年用品发展滞后,养老护工、养老床位距离“9073”目标存在巨大缺口。但有效需求不足才是问题核心当前老龄主力“50 后”收入来源主要是基本养老金和子女收入转移,整体收入水平偏低,难以承担高品质老年用品和服务,无法推动市场有效扩容。参考日本“段階一代”的养老产业发展案例,我们认为只有等到“60 后”和“70 后”完全步入老龄及其后数年,相关市场需求才会迅速增长